《蜀道难》中的蜀道指哪几条
《蜀道难》中的蜀道指哪几条
引导语:李白的《蜀道难》可谓是千古名作,中小学生都学过这首诗,然而,读了这么久,你是不是也好奇,关于蜀道难中的蜀道,到底是哪几条呢?是什么样子的?具体叫什么名字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蜀道难》中的蜀道。
古蜀道
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这是广义上的蜀道。
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的概念,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在秦巴山区基本形成并沿袭着7条通道。其中秦岭中有4条: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巴山中有3条: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简析蜀道
陕西与四川是我国西部两个地位重要而又相互毗邻的省份。陕西乃大西北的门户,是历代建都的文武圣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四川地处大西南的要冲,是鱼米之乡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可在古代,两省却被险峻的秦岭和巍峨的巴山所隔阻,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困难。
但我们的祖先并不甘于“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开山劈石,披荆斩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硬是在深山密林、千沟万壑中寻觅和开凿人间通路。历经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开拓沟通,在秦巴山区基本形成并沿袭着7条通道。其中秦岭中有4条: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巴山中有3条: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这7条蜀道随着自然变化,战乱影响,时毁时修,此通彼塞,相互交替地使用了数千年。
子午道北端称“子”,南端称“午”。北由长安县子午谷口入秦岭,经宁陕、石泉、南至西乡县的子午镇,约330公里;再经洋县至汉中,然后再走巴山之荔枝道入四川。子午道始通于秦代,当年刘邦封汉王、入汉中,走的就是子午道。三国时魏、蜀多次沿此路交兵。唐玄宗时,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由四川涪陵经荔枝道转子午道日夜兼程送到长安的,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红军长征时,红25军曾沿子午道北上;西安解放时,胡宗南也是由子午道南逃。
傥骆道,南口为“傥”,指洋县的傥水河口;北口为“骆”,指周至县的骆谷口。途经太白、佛坪,长约240公里,然后经汉中走米仓道入四川。傥骆道开通较晚,是秦岭中最短的通道。三国时魏将曹爽与蜀将姜维多次在此道交锋,唐代黄巢起义时,唐僖宗就是由傥骆道逃往成都的。
褒斜道北起眉县斜谷关,经太白、留坝、沿褒河南出褒谷口入汉中,约250余公里。然后再经米仓道穿巴山入四川。褒斜道通于春秋,开拓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过往行人最多。秦代曾沿此道征服了诸侯国蜀国。汉唐以至明清,代代修葺。历史上的“肖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火烧栈道”等故事,都发生在褒斜道上。
陈仓道又名故道、堂光道。北由宝鸡出大散关,经凤县陈仓沟口、留坝火烧关,过勉县入汉中,再由金牛道过巴山入四川。据说当年刘邦由汉中返回关中,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走的就是这条陈仓道。
抗日战争期间。蜀道逐渐建成公路。当时政府还未迁都重庆,为了沟通西南与西北的联系,修筑了宝(鸡)汉(中)公路。即由宝鸡沿陈仓古道至双石铺(凤县),再东南走留坝入褒斜古道进入汉中。由于山道崎岖,工程十分艰难。汉中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十分闭塞,当第一辆吉普车开进汉中时,人们拥挤围观,惊奇不已。
附
蜀道难
唐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