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十地品》是《华严经》中重要一品。此品主要叙述佛陀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殿说法,金刚藏菩萨为与会大众说十地法门之行相。大乘佛教将菩萨修行过程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其中十地即自四十一至五十位。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此经的汉译本主要有东晋佛陀跋陀罗(359-425)译出的六十卷本《华严经》,以及唐实叉难陀(652-710)所译的八十卷本《华严经》。此外本经的一些单品很早就传入我国,据法藏《华严经传记》中记:后汉时月支国沙门支谶(支娄迦谶)曾译有《兜沙经》一卷,是大本《华严经》"如来名号品"和"光明觉品"的一部分构成;三国时吴支谦译出的《菩萨本业经》一卷,即依大本《华严经》的"净行品"而成;西晋竺法护译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即大本《华严经》之"十地品"的异译,等等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法藏撰《华严经传记》卷一,见《大正藏》第51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十分广泛,其教义思想对中国佛教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亦起过重要作用。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除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宗经,主要阐述和发挥华严教义和华严思想之外,《华严经》的教义思想还与法相唯识学、天台教义、净土思想的流传和发展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除佛教外,经过中国学者发挥和阐述的《华严经》教义思想还对中国传统思想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宋明理学就与华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理"就是来源于《华严》思想。华严宗的法界观分为 "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其教义着重阐述由"理"和"事"构成的四重法界之间的关系,因此"理"是华严宗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华严法界观,将宇宙一切法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个层次并加以详细说明。为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教义。参见《华严经旨归》、《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等。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宋明理学讲"天理"和"人欲",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阐述"天理"和"人欲"之关系。华严宗所说的"理",主要指的是佛性、真如,也即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而宋明理学则以封建的伦理纲常为天理,为永恒不变的最高原则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朱熹说,"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朱子语类》卷一),又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见《朱文公文集·答吴斗南》)。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可见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华严经》中提出的"十方成佛"思想以及"万法唯心"之说,都是佛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华严经》在菩萨修行"十地"的第六地中提出了"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之说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华严经·十地品》在说第六解释一心缘起地时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见《大正藏》第1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前者扩大了众生修行成佛的范围,把成佛的修行方法扩大到一切有情,使佛教修行者都有成佛的希望。后者则是佛教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表述。这些学说一经提出,对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影响极大。在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上,《华严经》还具体提出并描述了大乘佛教菩萨修行实践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行法。经中具体将菩萨修行的各个阶段依次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并提出依此渐次修行,必将深入普贤愿行,最终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

  菩萨修行十地,即大乘佛教菩萨修行依次而进的十个阶位,这种思想很早就传入了我国。早在大本《华严经》传入我国之前,西晋竺法护译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十住经》,都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本。南北朝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佛教义学流派"地论学派",就是因研究《十地经论》而得名。《十地经论》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所说的关于菩萨修行十地之内容的一部论著,凡十二卷。原本由印度世亲论师所著,北魏时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出,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关于《十地经论》的翻译,《续高僧传·道宠传》中说:"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大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於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若奉圣心。"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 《续高僧传》卷七,见《大正藏》第5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这是说《十地经论》翻译的。《十地经论》译出后,当时北方形成了一股研究《地论》的热潮。对于《十地经论》的研究,最终促进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地论学派的发展。弘扬《十地经论》思想的一批论师就被称为"地论师"。由于地论师中对于《十地经论》的见解各有差异,所以当时的地论学派还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关于地论师的南北两道说,湛然在《法华文句记》中说是因为当时从相州到洛阳之官道分南北两道,而两派地论师分别分布于此两道,因此而得名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唐湛然法师著,是解释隋代智者大师《法华文句》的著作,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但道宣在《续高僧传·道宠传》中说:"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这主要是从理论学说不同来区分两派。所谓"当现两说"是指佛性当常与现常之区别。北道主阿赖耶识,以众生佛性必须成佛后始得,是"当果而现",所以如来称"当常";而南道派则主如来藏自性清净,本来具足,因此众生佛性是"本有现常"。

  《十地品》在《华严经》七处九会中第六会中所说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 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经》为七处八会,而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本则为七处九会。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此会主要叙佛陀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殿说法的情况:据经中说,佛陀于他化自在天宫,时诸方世界诸大菩萨都来集会。这时金刚藏菩萨由佛的威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受到诸佛称赞并摩顶。这时金刚藏菩萨从定中起,向与会诸大众说出十地的名称。有解脱月等诸菩萨请他解说十地的意义以及修行方法,诸佛放光加以神力,于是金刚藏菩萨便向与会大众演说甚深的十地法门行相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参见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六》,《大正藏》第10册。以下引《华严经》均依八十卷本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十地品》在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华严经》中为第23至27卷,在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中为第34至39卷。大乘佛教将菩萨修行过程分为五十二个阶段,称五十二位。此五十二位,据《华严经》说,则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觉、妙觉位。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依经中说,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前三十位。《华严经》中所说"十地"的具体名目依次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见《华严经·十地品》:"佛子,何等为菩萨智地,佛子,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我亦如是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地,二者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难胜地,六者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云地。"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华严经》"十地品"中详细解说了大乘佛教修行者修行过程中,进入这十个阶段的修、入、住、出等方法、境地等。这是《华严经》的核心部分,历来受到佛家的重视。

  金刚藏说十地后,"默然而住,不复分别。"诸菩萨请金刚藏解说,但金刚藏认为诸佛智能,难解思议,世间无双,因此不愿轻易解说:"菩萨行地事,最上诸佛本,显示分别说,第一希有难。......我念佛智能,最胜难思议,世间无能受,默然而不说。"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见《华严经·十地品》,《大正藏》第1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如是三请三答,最后诸佛从眉间放光,照一切世间,于是金刚藏菩萨为众生详说菩萨修行十地的意义和修法。

  关于十地的意义,各宗因所据教义有别,往往有不同的解说,依华严宗所说,十地中前三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主要是说世间善法;中四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主要是说三乘修行之相状;而最后之三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则是说一乘教法。由此,十地诸法,融摄世出世间之一切善法。

  以十地配十波罗蜜,则初欢喜地配施波罗蜜,离垢地配戒波罗蜜,发光地配忍波罗蜜,焰慧地配精进波罗蜜,难胜地配禅波罗蜜,现前地配慧波罗蜜,远行地配方便波罗蜜,不动地配愿波罗蜜,善慧地配力波罗蜜,法云地配智波罗蜜[ZW(]十波罗蜜,又称十波罗蜜多,十度,或十到彼岸等,是大乘佛教菩萨达到涅槃境界必须具备的十种"胜行"。十波罗蜜具体即施、忍、戒、精进、禅、般若、方便、愿、力、智。十波罗蜜是从六度(六波罗蜜)中化出,从六度中般若(智慧)度中派生出方便、愿、力、智慧(圆满之智)。大乘佛教又将十波罗蜜胜行配十菩萨,称十波罗蜜菩萨。《华严经》则将十波罗蜜配十地,从而充实了菩萨修行的十地说。[ZW)]。此十地所配十波罗蜜,以及各各对治及所修证之功德列表如下: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BG(!”- ) 不足。1欢喜地施波罗蜜修满阿僧?NB05C?劫之行,初得圣性,破除见惑,证得人法二空之理,生大欢喜。2离垢地戒波罗蜜涤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3发光地忍波罗蜜断除修惑得察发忍,智慧显发4焰慧地精进波罗蜜断除修惑,使慧性增盛。5难胜地禅定波罗蜜断除修惑,令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者合而相应。6现前地慧波罗蜜断除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净之别7远行地方便波罗蜜发大悲心,断除修惑,远离二乘之自度8不动地愿波罗蜜断除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相续。9善慧地力波罗蜜断除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了知可度不可度而能说,得法义辞辩四无碍智。10法云地智波罗蜜断除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和无边功德水,长养众生根。菩萨修行实践(入法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BG)F”- ) 过多。[KH*3]第一欢喜地。欢喜地是十地中第一地。按经中说,菩萨修行到达此境地时,已经超越了凡夫的境界,进入了菩萨的阶位:"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见《华严经·十地品》,《大正藏》第1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据《华严经·十地品》之义,欢喜地为十地之初,修行者入此位次,超越了凡夫地境界,所以产生欢喜心,所以此境地称为:"欢喜地"。登此位之菩萨入"见道"的位次,断"见惑"。所谓"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是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之理,见照四谛之理的修行阶位。未登见道之修行者还处于凡夫的地位,而入见道以后的则成为圣者。因此这是凡夫和圣者之分水岭。

  见道所断之烦恼称见惑;修道所断之烦恼称修惑。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小乘佛教以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三贤。以软,顶,忍,世第一法四者称四善根,合称为"七方便"。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等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入初地(欢喜地)为入见道,以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

  经过三贤位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小乘佛教以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三贤。大乘佛教则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位,谓之三贤。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的修行,达到菩萨初地,初证圣性,欢喜已极。因此"欢喜地"又被称为"极喜地"。登此位的修行者,得到了以前没有的出世之心,得与佛菩萨等同列,将来具备如来所有的一切功德,所以心生无比欢喜。即如经中所说:"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念诸佛故生欢喜;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念诸菩萨故生欢喜;念诸菩萨行故生欢喜;念清净诸波罗蜜故生欢喜;念诸菩萨地殊胜故生欢喜......"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华严经·十地品》,见《大正藏》第1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位登初地之菩萨,由于通达诸法空性,即具诸无畏,入十愿门。所谓诸无畏,具体指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五种:"此菩萨得欢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离"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B”- ) 不足。⑥同上。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初地菩萨,已经远离有"我"之念,认识到有情众生之存在只是五蕴和合而成,因缘成则成,因缘散则无众生之自性,因此远离有我之想,连自身尚且可舍,更何况身外之资财。由于此缘故,所以没有不能活下去的畏惧。这样的修行者并不追求别人对他的供养,而经常给众生以帮助,所以并不畏惧会有恶名。他远离"我见",不存有我之想,所以他没有对死亡的畏惧。修行成为初地圣者,必知自己将入诸佛菩萨之列,所以没有对死后堕入恶道的畏惧。他不会畏惧处于大众中,所以无"大众威德畏"。

  以十地配十波罗蜜,则欢喜地配施波罗蜜:"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时,于一切物无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舍,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所谓财谷仓库,金银摩尼......""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是菩萨随所勤修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以修行清净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转转明净,调柔成就,随意堪用。"?⑥

  登入初地的修行者名为"生诸如来家",修行入初地之菩萨,断一切见道烦恼障,从此能荷担佛陀家业,绍隆佛种,所以说生如来家。

  第二离垢地。离垢地是十地中第二地。修行者登初地后,不断精进,即入第二地,达到第二地境界的菩萨已经圆满净戒,远离一切烦恼尘垢,在十波罗蜜多中,戒波罗蜜多偏胜,持戒功德,圆满清净。所以名为"离垢地"。

  戒就是十善行,持戒就是修十善行。如《十地经》中说:二地菩萨,自修十善,也教人修十善。以大乘心行来广行十善,达到身口意业的圆满清净。 十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是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包括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欲、不?NB256?恚、不邪见)。大乘佛教除了认为十善是世间一切善行的总称外,还提出了十善是"总相戒"的说法,把十善视为出世间修行的基础,将修行十善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如《大智度论》中说:"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大智度论》卷46,见《大正藏》第25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大乘佛教认为十善是一切善业根本,修十善能得一切戒行圆满,于是十善业即为大乘佛教菩萨戒,人天善以此为依,三乘圣法由此而立。修行者入初地后,不断精进,配合十善业道之修行,得戒行清净圆满,远离一切烦恼污垢,即得入第二离垢地。

  第三发光地。十地的第三地为"发光地",据经中说,菩萨修行,于第二地上起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等十种深心,勤修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定等定学,即得受持一切佛法,成就各种禅定,去除贪、?NB256?、痴等各种邪?NE63D?蔽障,使心得光明清净。如受持佛法,于佛法的不明,就去除了。入了深定,那邪贪、邪?NB256?、邪痴等?NE63D?蔽,也不会再起,心光更明净了。由于闻法及修定,慧力增胜,火一样的光芒焕发,能除诸冥暗。能发出无边妙慧之光,因此称发光地。

  发光地与十波罗蜜中的忍波罗蜜相配,勤求佛法,得闻持陀罗尼,能受持一切佛法。又勤修包括四禅、四无色定在内的各种禅定。此地菩萨修习的特点,是禅和定。所谓禅即"禅那"之略,意译作"静虑"。"定"梵文音译为"三昧地",意为心注一境,是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禅定并称,主要指令心注于某一特定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色界和无色界众生所习诸禅定不同,通常有所谓"四禅八定"之说。色界众生主要修习四种,即通常所说之四禅,又名四静虑。四禅中初禅包括寻、伺、喜、乐及心一境性五支。其中心一境性为静虑的自性;寻和伺是指心对外界事物的细微之感觉和观照。喜和乐是说修初禅者必离欲界之恶而得喜受,身感乐受,所以称为为离生喜乐。

  二禅中包括内等净、喜、乐及心一境性四支。内等净是指修习者以信根为体,已离初禅的寻、伺等染法,得无寻无伺无觉无观而生定地之信,远离外之粗动,以信为净相,而内心信相明净,故称内等净。喜乐,是说依此定而生最胜喜乐,所以二禅又名定生喜乐。

  三禅融摄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及心一境性五支。行舍是说修三禅者,已舍初禅二禅之轻安,住于不苦不乐之境;正念正慧,是说修习者虽住于正念正知,但并不沉溺于自地的喜乐,而是更加努力修行以求精进。受乐,是说三禅境地虽已离二禅的喜乐,但还有自地的妙乐,所以三禅也称为离喜妙乐地。

  四禅摄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与心一境性四支。修习四禅者已舍三禅以前各种喜乐等情感,念善而清净,更离三禅之乐而住于平等非苦非乐,所以四禅又称为舍念清净。

  简而言之,四禅是色界众生远离欲界之感受,使心得寂静而能审虑,其心理活动由粗而细渐次发展,逐渐形成深浅不同的四个层次。此外,无色界众生主要有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是由于思惟空无边处等四无色界而所得之定。所以又称为四空处定、四空定。其中空无边处定是超越了色界四禅,已灭与眼识相应之色想,以及与耳等四识相应的有对想,及所有一切对禅定修学有碍之想,唯思惟"空无边之相"而安住,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又名"识处定"是指已经超越了空无边处,更思惟"识无边之相"而安住之定。无所有处定又名"少处定",是指已破识无边之相,更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定"。已经超越了无所有处,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定。

  第四焰慧地。十地中第四为焰慧地。按经中说,这是已登三地的修行者,修十法明门得入此第四地。所谓十法明门是指观察众生界、观察法界、观察世界、观察虚空界、观察识界、观察欲界、观察色界、观察无色界、观察广心信解界、观察大心信解界。菩萨修行到了第四地,即安住于菩提分法(即觉分),因为精勤修习觉分,使智慧之光如火焰般炽盛起来,所以叫"焰慧地"。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修习能使智慧进一步增长。此地与十波罗蜜多相配,为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主要是修习三十七觉分。

  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译为三十七道品,内容可分七类,依次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处又作"四念住"。所谓"念处",或"念住",是指修行者将心专注一境,在精神专注的状态中去观察事物。四念处具体是指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是指"观身不净",修行者观察色身都是不净之物,由此而产生厌离之心。

  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受"有领受,感受之意,有苦受、乐受之别。苦受是苦,乐受是短暂的,而处于生灭变化中的事物都是苦,所以苦受为苦,乐受也是苦。

  心念处是观心无常。即众生识心,时刻处于念念生灭之中,实无常住。

  法念处是观法无我。佛教认为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离开了因缘就没有世事万物之存在,所以诸法并无常一之主宰。众生也是如此,众生由五蕴和合而有,离开了五蕴,也就没有众生的存在,因此众生并无自主自在之性,这就是法无我。

  四念处以身为所缘之境,佛教认为芸芸众生都虚妄计执,以"身"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由此而产生种种贪欲等心理,导致众生堕于轮回。修习四念处的目的,就是要众生断灭这些颠倒虚妄的错误认识,《大智度论》卷十九中说:"有众生多念乱心颠倒故,著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为是人故,说四念处。"

  四正勤也译为四正断、四正胜、四意断。意思是努力实践四种正确的修行方法。所谓"正勤"也就是精进策励的意思,就是指以精进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断除懈怠等障碍。四正勤具体是指:一,努力断除已起之恶。即对于已经产生之恶行恶念,不善之法,生起断灭之欲,使之永不再生。二,对未生之恶令不生。即对于还未生起之恶行恶念,不善之法,生起使其不再滋生之欲。三,未生善令生。促进生起各种善法善念。四,已生之善令增长。努力护持已经生起之善法善念,使其增长,令其得到圆满。修习四正勤能够鼓励和鞭策修行者不断舍弃和断除一切恶法,生起和增长一切已生和未生之善法。

  四神足又译为四如意足。"神"是神通之意,"足"是基础之意。所以四神足也就是四种神通得以产生和凭藉的基础。神通又有妙用莫测,无碍自在,微妙无穷的意思,修行者达到这种程度,就能如意自在,所以四神足也可称为"四如意足"。具体是指:一欲神足,即由希望达到神通的意愿之力,由此而产生修习禅定之意志和行为。二勤神足,指对所修之法无间断地专注一心,不断增长而起之禅定力。三心神足,指以心念之力而发起的禅定,由此能令所修之法忆念不忘,不断增长。四观神足,由观察思惟佛教教义而成就的禅定。

  五根是指信、勤、念、定、慧五者。"根"是是能生、增长的意思。修行此五法,能产生和增长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称为"五根"。如《俱舍论》三中说:"于清净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是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论典,印度论师世亲著,唐代玄奘法师译。收在《大正藏》第29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修习五根,能增长和促进对佛教的认识,很快地生起见道之功。

  信根,坚信佛教所说的"四谛"等教义是真实之理、按佛教教义所规定的方法修行,就能获得彻底的精神解脱,得到无上觉悟。勤根,指在坚定信仰的基础上,坚持佛教的修行方法而不懈怠。具体地说,也就是坚持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念根,一心专注于佛教所说的正法,依法修行而不忘失。具体即指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定根,修行时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定就是"禅定"的意思,具体是指三十七道品中的四神足(四禅)。慧根是指能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佛法,并能以佛教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五力是在五根之能力基础上发挥出来的具体力量。在内容上,五力与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与五根相比,五力不仅限于信,而且更重于实践。修习五根,能增长五种能够维持修行,获得解脱的力量。这种力量,佛教宣称为"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据《大智度论》卷19,"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见《大正藏》第25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

  信力由修习信根而增长,此力能破一切疑惑、不坚定心和一切"邪信"。精进力因修习精进根而增长,能断诸恶,能破除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切懈怠。念力因修"四念处"而使正念坚定,能破除一切不符合佛法的邪念。定力因修习定根而增长,能破除各种妨碍专注一心修行的胡思乱想。慧力因修习慧根而增长,使修行者能依佛法而观悟四谛之理,破三界诸烦恼惑见,成就佛教的智慧,达到无上觉悟的境界。

  五力是修五根而起,配合修习五根,维护五根增长的力量。五力与五根相辅相成。据《杂集论》解释,五根与五力在修行时,所缘之境,以及修习的自体都相似,但两者之果则不同。相对而言,在克服修习过程中的障碍,破除一切修行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面,五力较五根功能更强一些。

  七觉支也译为七觉分、七菩提分等,具体是指: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念觉支指能忆念佛法而不忘失之意。择法觉支是指能以佛法标准区别是非善恶。精进觉支即通过努力而坚持不懈的修行,达到解脱的修行境地。喜觉支是指因契悟佛法而心生喜悦,能使身心调适舒畅。轻安觉支是能断除粗重所引起的烦恼过失,使身心得到舒畅愉快。定觉支指以禅定力而获得智慧。舍觉支是指舍离一切分别相,以佛法观点看待世事万物。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八圣道分等。"正"即不邪,道即道路、途径之意。在这儿是指佛教所说的通向涅般解脱的`道路或途径。因此八正道也就是指八种能够通向涅般解脱的修行方法。通过这些途径,能够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故而称为"圣道"。八正道具体是指:一正见,二正思,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正见是指符合佛教教理的正确、真实的见解。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脱离各种邪见和颠倒的真实智慧。正思又称正思惟(维),是指远离各种邪见和虚妄分别的正确思维。正语即以佛教智慧为指导,以佛法为标准,不说一切违背佛法的语言。正业是远离一切邪妄之行,住于清净正身之善业,以此来对治身、口、意三业中的身业。正命是指过遵守佛教戒律的正当合"法"之生活,远离各种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歪门邪道,及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获取利益以维持生活的"邪命利养"。正精进是指以四谛等教义为基础,努力修习戒、定、慧等,止恶修善,一心专注于涅槃解脱之道。正念是明记佛教教义,思惟忆念佛法正义。正定指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以获得佛教的智慧。八正道以正见为主体,在对教义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指导修行。正思惟则是以无漏之心为体,修行者在正见、正思惟的基础上,引发正语、正业和正命,此三者是以戒为体。最后正精进、正念、正定三者都是对修行者的进一步激励和指导。

  第五难胜地。所谓难胜地,是说须经过极其艰难才能够到达的境地。到达了这一境地,能令俗谛有分别智和真谛无分别智同时俱起,使不相违而相应。五地以前的菩萨见性空时,离一切相而不见一切法;等到达法相时,又离去空性的证知。如此空有不并,互相出没。到了第五地以上,由于不断修证般若性空智慧,能在现见一切有法的同时离去那戏论的实有相,能同时观照无自性的幻有及幻有的无自性空。成就真俗无碍,空有不二。现证空有不二,才不会于生死起厌离想,于涅槃起欣乐想;即能不住生死,不住涅?NB231?。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艰难的修习而到达的,所以叫难胜。就十波罗蜜多而言,此一阶段主要是配静虑波罗蜜多。

  第六"现前地"。此地菩萨在般若慧、大悲愿的资持下,能入灭尽定。灭尽心与心所的作用,于定中现证法性,了了明见,所以叫现前地。

  六地菩萨多修"缘起观",缘起与空相应,因此于一念心中也可安立。《华严经·十地品》在说第六地时,广明缘起,也说到这一心缘起:"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不足。《华严经·十地品》,见《大正藏》第10册。正则表达式有误:正在分析“ZW)”- ) 过多。这一说法在适应唯心论的根机与学风,展开了大乘唯心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七"远行地"。能于灭尽定中,念念起定,念念入定。远离世间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进入无相无功用行,所以称为"远行"。就十波罗蜜多而言,此远行地配"方便度";就修行时间而言,到第七地终了就是"第二僧?NB05C?劫"满,以后进入第三阿僧?NB05C?大劫了。因此经上说七地如二国中间的瓯脱地带,以前是有相行,有相与无相的间杂行,无相而有功用行,以后纯是无相无功用了。

  第八不动地,无相而又无功用,智能、功德都任运增进,烦恼不起,不为烦恼所动,也不为功用所动,所以叫不动。修行到了第八地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能,即称之为"无生法忍"。所以忍所通达的所缘境界,是无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得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得不退转。八地菩萨的无相行,证无分别法性,得无生法忍,断尽三界烦恼,从此进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萨道。

  第九"善慧地"。能得法、义、辞、辩──四无碍解智,成就微妙四无碍辩,普遍十方,善说法门,故名。在十波罗蜜多中,能圆满清净一切力波罗蜜多。所谓"四无碍辩"又译作四无碍智、四无碍解,略称四无碍。指佛、菩萨、圣众等所具有的四种自在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法无碍辩"亦称"法无碍智"、或略称"法辩"。指于一切法相有无碍自在的智解,故能善于辩说。"义无碍辩"亦称"义无碍智"、或略称"义辩",指对于一切法相的义理有无碍自在的智解辩才。"辞无碍辩"亦称"辞无碍智"或"辞辩",谓通晓一切方言而无碍辩说的智解辩才。"辩无碍辩"亦称"辩无碍智",谓能随顺众生根机而巧妙演说的智解辩才。

  第十"法云地"。菩萨至此第十地,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地,证得极净微妙解脱之智,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故称法云地。十地菩萨如册封了太子,是为法王子,位居补处,即将圆满成佛。十方一切诸佛放大光明而流入菩萨顶内,菩萨的菩提智光,与诸佛无二无别,圆满清净与诸佛一样。在十波罗蜜多中,十地是智波罗蜜多增胜,"从愿力生大慈悲,福德智能以为密云;现种种身,为杂色云;通明无畏,以为电光;震大雷音,说法降魔。一念一时,能于上所说微尘世界,皆悉周普,以善法雨,甘露法雨。"所以,十地菩萨的说法能长养一切众生善根。

  十地是大乘菩萨的修行阶位,这儿只是就十地名目及其概况作一简要介绍。《华严经·十地品》对菩萨修行十地有详细叙述,对于每一地的修行内容,所获功德,入地、出地等都有详解,因此对大乘佛教修行者有重要影响。古印度世亲论师曾详论菩萨修行之十地而成《十地经论》,由此也可见关于菩萨修行十地理论义对于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管庄子刺虎》文言文注释

《管庄子刺虎》告诉我们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收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管庄子刺虎》文言文注释,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
名著阅读2018-01-03
《管庄子刺虎》文言文注释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

吧酱ㄖ溃爬垂蔡浮保饺绱硕嘟浚奘娜四停魇魑模笕肆粝铝酥诙嚯谥巳丝诘纳剿炎鳌R韵率切”辔蠹掖吹摹队胫煸际椤吩姆耄队蠹也慰肌! ∮胫煸际椤 ∽髡撸何饩 ≡摹 》...
名著阅读2017-04-05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

晏殊蝶恋花诗词原文及赏析

兜祷āぜ骶粘钛汤计丁肥撬未嗜岁淌獾淖髌贰O旅媸切”喟锎蠹艺淼年淌獾祷ㄊ试募吧臀觯队蠹曳窒怼! 〉祷ā 〖骶粘钛汤计叮 ÷弈磺岷 ⊙嘧铀扇ァ! ∶髟虏悔侠牒蘅啵 ⌒惫獾较...
名著阅读2017-02-07
晏殊蝶恋花诗词原文及赏析

易传彖传上坎文言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 习坎,有双重危险。水流动而不盈溢,历...
名著阅读2017-08-09
易传彖传上坎文言文及翻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原文及答案

巴鹾罱嗄兄趾酢!蔽率に担湟獬跷骸澳切┏仆鹾畎萁嗟娜耍焐褪呛妹⒐笾致穑俊卑吹笔钡那榭觯饩浠暗囊馑际牵骸澳切┏仆鹾畎萁嗟娜耍训谰捅任颐歉吖舐穑俊币韵率切”嗍占淼耐鹾罱...
名著阅读2015-01-0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原文及答案

描写女子容貌的古风语句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女子容貌的古风语句,欢迎阅读!  描写女子容貌的古风语句 1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
名著阅读2018-03-04
描写女子容貌的古风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