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记(优质6篇)
端午节的日记 篇一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和家人一起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一进厨房,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帮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教我怎么包粽子,我学得很快,很快就包好了几只。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包好粽子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赛龙舟。天气虽然有些炎热,但是看到河边人山人海,我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我们找了一个好位置,等待着比赛开始。龙舟在河上翻滚,队伍们奋力划桨,观众们欢呼声不断。这场龙舟比赛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团聚的象征。
下午,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中,开始享用美味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香气扑鼻,我大口吃着,觉得特别美味。爸爸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些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吃完粽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起了传统的民俗游戏,笑声连连,其乐融融。
晚上,我们一起去看龙舟灯会。河边的灯光闪烁,灯笼摇曳,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我看着漂亮的灯笼,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厚氛围。回到家中,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这是一个充满温馨和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日记 篇二
今天是端午节,我决定一个人去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早上,我起了个大早,一个人去赛龙舟。河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静静地看着龙舟比赛。队伍们的努力和配合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和拼搏的精神。
中午,我一个人去吃了一家餐厅的粽子。味道虽然不如家里包的那么香,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吃完粽子,我漫步在街上,看着商家挂起的艾草、香囊等端午节的特色商品,心情愉悦。我还买了一些端午节的特产,准备带回家分享给家人。
下午,我去了一家博物馆,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通过观看展览和听讲解员介绍,我对端午节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走出博物馆,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晚上,我一个人去参加了一场龙舟灯会。河边的灯光璀璨夺目,我沉浸在灯光的海洋中,感受到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回到家中,我整理了一天的心情,感慨良多。这个端午节虽然一个人度过,但是却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的日记 篇三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接着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接着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够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够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日记 篇四
星期天,我看到奶奶在团箕里拨弄壳是黑黑的豆子。我问奶奶这是什么豆,奶奶告诉我说是蚕豆。奶奶还说:端午节快到了,按风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黄酒吃炒蚕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着两只眼睛茫然地看着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给我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谓“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
端午节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它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里要洒扫庭院、悬艾草、挂菖蒲、饮雄黄酒,用以驱虫菌,除害病。这其实也是民间一种自觉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习惯。这些活动反映了我们民族预防疾病,讲究卫生的优良传统。这些与日常卫生保健有关的习俗,也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不过,我从课外书上看到过,知道端午节的最大意义是屈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传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大臣,由于敌国实施反间计,朝中的奸臣又对他进行无耻,使屈原遭到国君的冷落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爱国之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当他听到国家沦亡之时,愤怒而无奈的屈原投江自杀了
。
千百年来,中华人民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纪念屈原。我认为,屈原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我,最起码,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振兴中华,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端午节的日记 篇五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好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好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接着,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等到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我们包的粽子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给我做了记号),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有一种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够放弃的道理。真是一个让我快乐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日记 篇六
什么节划龙舟?什么节吃粽子?什么节佩香囊?当然是端午节了。
记得那天早晨,我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我拖上拖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走了出来。咦?妈妈在干啥?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不解的望着妈妈:“妈妈,你在干啥?”妈妈抬起头,有衣角擦了擦汗说:“今天是端午呀。赶着做粽子呢。”“我也要。我也要。”我大喊道。这时,爸爸正巧醒了,说:“要不咱们一起来做粽子吧。”“好啊。”我一口答应了。
我们开始做粽子了,爸爸熟练地抽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放入一些肉,蘑菇,米饭,鸡蛋,又马上包好。又用绳子把粽子包好,一个粽子就好了。我惊讶地望着爸爸,问道:“爸爸,你咱么做的那么好呢?”爸爸抬起头说:“哈哈,想当初,我可是镇子上的粽子高手呢。”妈妈哈哈大笑,做出了一个粽子,我看了连忙为妈妈鼓掌。爸爸看了不服气了,抽出粽叶,开始做粽子。很快又做了一个粽子。我看了一下,好家伙,妈妈的不错,爸爸的也不赖。后来他们就自己做自己的了。
看了好一会儿,我也不甘落后,拿起粽叶,学着做。先用手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然后放入一些肉,米饭。谁料没捏好,米饭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在地上,又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落在地上。望着地上的米粒,我像放了气的气球一样,焉了。一旁的妈妈鼓励我继续努力。我心中又涌起了勇气,重新做了一个粽子。可是做出来的却是个大瘦子,爸爸笑的前俯后仰,上气不接下气。我很高兴,头次做就能做那么好。我把粽子放在粽子堆中,但是它那么显眼,我决心再做一个更好的。后来经过我的不断努力,终于把粽子做得有模有样的,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吃饭了,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