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的故事三则【实用3篇】
《史记》里的故事三则 篇一
在《史记》这部古代史书中,记录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三则尤为耐人寻味。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汉高祖刘邦的。刘邦少年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曾在一家酒店做过伙计。有一天,一位客人不慎打翻了酒杯,污染了地板。其他伙计都对客人大声斥责,只有刘邦蹲下来用巾帕细心地擦拭。客人看到这一幕,感动不已,当即将自己的一块金子送给刘邦,并说:“你将来必定会成大器。”这件小事成为了刘邦日后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契机。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商鞅的。商鞅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变法措施,推行法家思想,使秦国强盛起来。但在他推行变法的过程中,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排挤。有一次,商鞅被流放到了边远的地方。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在流放地继续研究改革之策。最终,商鞅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勇气,成功地改变了秦国的命运。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司马迁的。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是《史记》的作者。在他年轻时,曾因在史书中批评当时的统治者而被害。但即使在囹圄之中,司马迁仍然不忘历史学家的责任,继续撰写史书。他在《史记》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这三则故事,展现了古代英雄们的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史记》里的故事三则 篇二
《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另外三则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项羽的。项羽是楚国的一位贵族,他曾经力挽狂澜,将秦军逼至绝境,但最终却因内部矛盾而败给了刘邦。在最后一战中,项羽孤军奋战,最终被追兵所杀。在临死之前,项羽高呼:“飞将军何在?”表现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忠义之心。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孟尝君的。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贤明君主,他治理国家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有一次,齐国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交迫。孟尝君亲自下田耕种,带领百姓共度难关。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了一位受人敬仰的君主。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张良的。张良是汉初的一位著名谋士,他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在刘邦初入豪门时,张良为了帮助他实现理想,不惜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选择隐姓埋名,潜心修炼。最终,他凭借睿智和智谋,成为了汉初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光辉篇章。
这三则故事,展现了古代英雄们的胸怀和品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前行,永不放弃。
《史记》里的故事三则 篇三
导读:《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一、讳疾忌医
扁鹊经过齐国,齐桓侯把他当作客人招待。
扁鹊去朝廷拜见齐桓侯,说:“您皮肤和肌肉之间有小病,不医治会加重。”齐桓侯说:“我没有疾病。”扁鹊走出来,齐桓侯对左右近臣说:“医生贪图功利,想医没有病的人来冒充自己的功劳。”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说:“您血脉里有病,不医会加重。”齐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来,齐桓侯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说:“您的肠胃之间有病,不医治会加重。”齐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出来,齐桓侯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齐桓侯,望见齐桓侯就退出来跑走了。齐桓侯派人询问他是什么缘故。扁鹊说:“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汤药和熨药的效力能够达到。病在血脉,针灸和砭法的效力能够达到。病在肠胃之间,酒药的效力能够达到。病在骨髓,即使是主管生死之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病在骨髓,因此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后,齐桓侯身体发病,派人去叫扁鹊,扁鹊已经逃走了,齐桓侯便死去了。
二、破釜沉舟
秦国大将章邯打败了项梁之后,渡过黄河,去攻打赵国,打垮了赵军。然后又围攻钜鹿,把赵国的君主和大臣们都包围了起来。楚怀王任命项羽为鲁公、次将军,去救援赵国。
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兵渡过漳水,去救援钜鹿,但首战失败。于是项羽就亲自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上岸后,命令士兵把所有渡船都沉入水底,把锅碗瓢盆等炊具都砸烂了,把住的房屋也全部烧毁,只随身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必须要决一死战,不许有一点退却之意。楚军到达钜鹿,多次激战,断了秦军的粮道,打垮了秦军,秦国将领被杀的杀,被抓的抓,只有大将涉间拒不投降,自焚而死。成语“破釜沉舟”,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三、张良拜师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
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见了礼。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有名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