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推荐6篇)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有一句老话叫做“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告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功近利,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条不紊的,从整体到细节都要考虑周全。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比如,在设计一节课时,如果只顾着灌输知识,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即使学生能记住知识,也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教学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挑战不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是一种理性而全面的教学理念,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踏实用心,不要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二

在现代社会,教学设计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欲速则不达”这句古训,也同样适用于教学设计这一领域。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急功近利,只图速成,往往会得不偿失。

首先,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需要注重教学的质量而非数量。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会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的质量和深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一些表面知识,但却无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注重知识的内涵和实质,而不是只看重知识的数量和速度。

其次,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来进行个性化教学。如果只顾着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逆反心理。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毅力。教学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挑战不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取得进步。

总之,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是一种理性而全面的教学理念,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踏实用心,不要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即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通过本文的教学,应使学生悟出这个道理。

  学情分析:

  虽然本课是古文的译文,但文本通俗易懂,对于已具备一定语文学习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能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人物心理,进而感悟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在教学古文时,要引导学生对照译文理解古文文意,培养学生读古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2、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朗读古文,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朗读古文,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积累的成语。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

  2、生按阅读提示初读课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指导“丞、婴、缰绳”等字读后鼻音;

  理解“驿使、驺子”等词意思;

  认识晏婴、韩枢等人物。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一)了解景公为什么急。

  1、师:同学们,齐景公想要快速赶回去的原因是什么?

  2、反馈:“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恐怕难以见上最后一面了。”

  (1)理解“危在旦夕”。查字典明确“旦”是早晨的意思;“旦夕”是时间很短的意思;“危在旦夕”是说危险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

  (2)通过“火速赶回”、“最后一面”等词体会事情紧急。

  (3)指名读驿使的话。

  过渡:景公接到报告时,正在东海游玩,他把国家大事交给了晏婴,晏婴辅佐景公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这样一位忠臣眼看就要离景公而去,听到这个消息,景公有哪些表现呢?

  (二)体会景公怎样急。

  1、快速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景公表现的句子,划下来。

  2、反馈交流,指导学习方法。

  (1)“景公听了,急得霍地站起来。”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景公当时的心情?理解体会“霍地”。

  板书“霍地站起”。

  (2)在“霍地”一词下面做上记号,指导读的时候突出这样的重点词。

  3、读一读3—5段中你划出的景公表现的句子,找到最能体现景公心情的词语,做上记号,边读边体会。

  4、继续交流。

  (1)“景公十分焦急,高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

  体会为什么“十分焦急”;找到重点词语“高声喊道”、“火速回去”,指导朗读。

  板书“高声喊道”。

  (2)“驺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了,就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

  理解“心急如焚”。说说生活中你遇到过的心急如焚的事情。

  找到重点词语“夺”、“亲自赶起车来”,体会景公心急如焚。

  板书“亲自赶车”。

  师:景公亲自赶车就比驺子快吗?既然最好的驺子为他驾车,为什么他还嫌慢呢?

  学生练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了。

  你怎么看待他“弃车而跑”的行为?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板书“徒步跑开”。

  (三)景公能尽快赶回都城吗?

  1、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景公的行为猜到事情的结果怎样吗?

  出示资料,指名读。

  2.齐景公真的不知道徒步走比驾车慢吗?那他怎么会选择了这样的方法呢?

  3、景公这样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四)感悟寓意。

  1、师:景公一心想要快,这就叫“欲速”,欲是“想要”的意思;速是“快速”的意思。

  2、把“欲”、“速”的意思写在书上。

  3、理解成语“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是说: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4、师:在你积累的成语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和“欲速则不达”的意思相似?你还知道哪些俗语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5、出示《论语》中语句,齐读。

  四、诵读古文,指导学法

  1、出示古文。

  (1)师范读。

  (2)生练读。

  (3)对照译文指导朗读,感受古文特点。

  (4)齐读古文。

  2、出示“金钥匙”,齐读。

  五、课后延伸,巩固积累

  1、把《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些短小精焊的古文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欲速则不达

  霍地站起徒步跑开

  高声喊道亲自赶车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十一单元的主题课文。这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即: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通过本文的教学,应使学生悟出这个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七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欲速则不达”、“危在旦夕”、“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4、能够联系课文,速读相关的文言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齐景公焦急的心情,进一步体会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

  2、弄清“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教学策略: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学习新课以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战国时候,我国分为哪七个诸侯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齐国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欲速则不达)

  2、指名起来读题目,并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读课文,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4、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

  启发导入:齐景公为什么要急着赶回都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三、精读课文,体会齐景公的焦急之情,进而感受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通过学生交流,多媒体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

  3、指名读。

  4、交流: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并板书:危在旦夕)

  5、讨论: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

  (另一名驿使飞马而至,理解“飞马而至”)

  6、小结并指导朗读:可见情况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丞相晏婴随时可能死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1、指名读;2、再指名读;3、齐读。)

  7、小结:晏婴病重,齐景公是这么着急,齐国有那么多大臣,他们病了,齐景公也会这么着急吗?(生答)你了解晏婴吗?(生谈)

  是的,晏婴的雄才大略曾经为齐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齐国一度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作为三朝丞相的晏婴对于齐国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晏婴,齐国可能随时被别的国家吞灭;他的离去,对齐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齐景公对晏婴是情深义重的。现在晏婴危在旦夕,齐景公怎能不着急?!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从课文中划出齐景公齐景公着急的句子。

  (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边读边划:从哪些句子看出齐景公很着急?

  2、交流,并同时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3、体会: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

  (板书并理解:心急如焚。)(理解“霍地”、“高声”“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驭马”、“夺过”、“亲自”等)

  4、指导朗读,带着体会读出心急如焚的感受。

  5、进一步理解:把这四段话连起来再读一读,看看齐景公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他采取的行动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

  (景公心情越来越急,方法是一个接一个地变化,目的只是想快点赶回都城。)

  6、指导朗读:带着这种体会,读出齐景公的着急之情。

  (1、一生读后评价;2、再指一生读;3、齐读)

  五、拓展延伸:

  1、思考:齐景公现在这样做能很快地回到都城吗?为什么?

  2、小结:齐景公是心急之下,乱了方寸。看来,做事情越是心急,事情越是办不好,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板书划上箭头)

  3、齐景公怎样做就能很快地回到都城了呢?(生谈)

  4、小结:是啊,不管事情多急,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再采取合理的方法,这样才会很快达到目的。

  六、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齐景公听说晏婴危在旦夕后心急如焚的表现,,请大家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再来体会齐景公的心急如焚。

  2、学习古文。

  师:《欲速则不达》这个小故事原文是一篇古文。请大家对照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要划出来。

  3、出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古文。

  (1、教师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

  七、布置作业:

  课后把这段古文读熟,并且再找一些古文来读一读。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驿、丞、婴、焚、缰、驭、徒、旦”等。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熟读译文、古文,并通过学习译文理解古文文意。

  3、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教学难点: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晏子使楚》吗?文中的宴子是个怎样的人呢?(足智多谋、聪明、幽默……)

  2、如果你是齐国的国君,你拥有一个像晏子这样聪明、机智、有胆有识,而又幽默无比的臣子,你会怎样?(重用他!尊敬他!信任他!)

  3、齐国的国君和大家想的一样啊!晏子一共辅佐了齐国的三位国君,而与齐景公的感情最为深厚。齐景公这个人,身上的毛病不少,治理国家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但他却非常信任、尊敬、倚重晏子,当晏子利用他特有的幽默和智慧指出齐景公的过失时,他总能虚心地改正。正因为这样,齐国的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齐国的国力也得以蒸蒸日上。景公和晏子也结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

  (板书:晏婴齐景公)

  二、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可是,这棵齐国的智慧之树却要倒下了。“病甚,且死”,危在旦夕(板书)。什么是“危在旦夕”?(危险就发生在早晚之间。形容非常危险!)

  2、这时的景公,与晏子有着深厚君臣情谊的景公,信任、尊敬、倚重晏子的景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板书:欲速则不达)齐读课题。

  欲:想;速:快速、火速;则:结果;不达:不能达到目的。

  3、你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吗?(想快却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4、“想快却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这是为什么呢?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检查自学。看看这些字你都掌握了吗?

  课件出示:

  驿使韩枢驺子驭马霍地

  6、谁来简要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不能,路途远,他跑一定很慢。因为他太(一心)想快了,以至都慌了。

  2、看看他为什么想快?指名读①自然段。“危在旦夕”如何理解?

  (危险在早晚之间。)

  3、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4、自从晏子出使楚国后,他的经历迅速传遍诸侯,晏子便成为雄辩和不辱使命的象征。因为晏子的存在,诸侯没有人敢轻视齐国,齐国在晏子的治理之下,逐渐强盛起来。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危在旦夕,景公听了,能不想快点见到晏子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一心想快?

  (1)景公听了,急得霍地站起来。从“霍地”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想快。“霍地”如何理解?(突然地、猛然地、忽地)

  (2)从“十分焦急、高声喊道”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他就想快。

  (3)景公说“火速回去”。“火速”也能体现景公一心想快。

  (4)从“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从语言描写中看出他就想快。

  5、看这样的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出示:

  “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

  “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

  (语气不同、多了“快快”说明了景公当时很着急,有点慌了。抓住了叠词来体会)。

  6、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齐景公,晚一步,你就要失去一位亲密朋友,你怎么读?

  (2)此时,你就是齐景公,晚一步,你就要失去一位好大臣,你的国家就要失去半壁江山,你应该如何读?

  7、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看出他就想快?

  (1)“好车良马”这是选择的工具,既选好车,又选好马。

  (2)(“心急如焚”。从心理描写看出来

  (3)“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了,就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从“夺”、“亲自”、“驾”也能看出景公一心想快。

  师:是驺子韩枢真的驾很慢吗?(生:不是。)驺子韩枢是专门给皇帝掌管车马的很好的侍从,景公平时不驾车,他的技术肯定不如韩枢。这种作法足以让我们看出景公当时心情急切。

  (4)“弃车”、“徒步跑”也能看出他想快。

  (5)是马不够努力吗?(不是。是急性的景公心里太急,赶车技术又不好,才弃车而选择徒步的。)

  (6)试想,徒步可能比车快吗?

  8、想知道故事结果吗?

  出示:

  齐景公在回城的过程中四次急得从马车上跳下来,最后是边走边哭,导致车子比预计的晚了将近一天才到都城,晏子已经去世了……进了晏子家,他伏在晏子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说:“先生不分白天黑夜地规劝我,细小的过失也不放过。灾祸没落到我的头上,却落在先生的身上,齐国危险了,百姓将向谁去诉说啊!”

  9、读到这里,谈谈你感受?

  (景公真的挺可气,做法不聪明。急昏了头,丧失了理智。事不能太着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10、根据你的理解,试填这样的一首短诗。

  11、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12、对照古文,激发兴趣。

  再来看看原文。

  出示原文:

  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驭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注释:传骑——骑马传递公文的人。谒——进见。婴——齐国大夫晏婴。疾甚——病重。遽——急忙。烦且——良马的名。乘——马拉的车。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辔——缰绳。御——驾车。尽——终于。释——放弃。

  1、读读看。古文,给你什么感觉?(精辟、短小、难懂、简洁……)

  2、这些都是古文的特点。听老师读,好吗?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驿使、危在旦夕、心急如焚…”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理解古文的内容。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文,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三、教学课件准备:

  模块一:晏婴的简要资料

  模块二:一组词语

  模块三:文本中“快快准备…”一句话

  模块四:后续故事资料

  模块五:填空练习

  模块六:故事的古文

  四、教学过程:

  (一)聊人物,导入课文

  1、聊人物,拉近学生跟文本的距离

  A、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晏子吗?晏子又叫晏婴。(板书:晏婴)谁来说说故事中的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B、播放课件模块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晏婴和景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为后文学生学习景公为何这样急,以致于乱了分寸埋下了情感的基础)

  C、晏婴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他成了景公的左膀右臂。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晏子和景公之间的小故事,叫《欲速则不达》(板书:欲速则不达)生齐读课题。

  2、解课题,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A、指名说“速”是什么意思?“达”是什么意思?

  B、本来速度快应该早点到达啊,可是为什么“速”的结果却是“不达”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交流预习情况

  播放课件模块二:开火车读词语

  (三)品读课文,了解故事蕴含的含义

  1、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景公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景公)

  景公为何这样急?(随机板书:急)

  A、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B、同位,前后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C、指名说

  D、抓住“飞奔”“危在旦夕”词语理解,体会情况万分危急(板书:危在旦夕)

相关文章

《南辕北辙》反思(经典3篇)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作”能成为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辅助手段。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就把表演引进课堂。在学生了解了课...
教学资料2013-03-01
《南辕北辙》反思(经典3篇)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经典3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上P.5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并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
教学资料2017-01-07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经典3篇)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
教学资料2015-05-01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计划

油中感谢词【推荐3篇】

油中感谢,中国石化加油卡“油中感谢”积分增值服务是专门为全国广大加油卡记名卡用户推出的消费积分回馈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油中感谢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了加油卡,不仅加油方便快捷...
教学资料2019-03-09
油中感谢词【推荐3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最新3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山区学生来讲...
教学资料2014-07-03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最新3篇)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一、引言: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课教学中就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资源,创设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环境,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有效的、自主地...
教学资料2011-09-06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