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丰碑》教学设计(最新3篇)

课文《丰碑》教学设计 篇一

《丰碑》是一篇描写建筑工人艰辛劳作的散文,通过对主人公建造“丰碑”的过程描写,展现了工人们的奉献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对建筑工人劳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艰辛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工人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展开教学:

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对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建筑工人的劳动过程和工作态度,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和内涵。

三、课文赏析

在课文赏析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写作训练

通过写作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写一篇关于建筑工人的劳动感受或者对工人的赞美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延伸

在课堂延伸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建筑工人或相关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讲解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增进对工人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丰碑》这篇散文,感受建筑工人的辛勤劳作和对工作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敬业精神,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丰碑》教学设计 篇二

《丰碑》这篇散文通过对建筑工人的劳动生活进行真实、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工人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所体现出的非凡品质和坚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敬业精神。

一、情感体验

通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建筑工人的劳动场景和氛围,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工人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建筑工人的角色,亲身体验建筑工人的劳动感受和心路历程,深入了解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

三、创意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创作等形式,表达对建筑工人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四、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走进建筑工地,亲身感受建筑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了解建筑工程的过程和工艺,增进对工人的尊重和理解。

五、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开展以“致敬劳动者”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形式,表达对建筑工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活动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丰碑》这篇散文,感受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和对工作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敬业精神,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丰碑》教学设计 篇三

课文《丰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严峻、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配乐《长征组歌》)师用低沉的声音描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22.《丰碑》

  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生围绕课题质疑,问题可能为:什么是“丰碑”?文中“丰碑”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二、新课

  1、那为什么课题是《丰碑》?同学们,要想理解好这层含义,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感情。(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学提示:a 勾出生字词,难读的多读几遍。

  b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c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自学:

  a 认读生字词。

  b 解词

  c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自学质疑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a 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b 小组汇报,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让学生写在黑板上。

  问题1、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问题2、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问题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重点研读解决第一个问题

  a 以四人小组讨论,组长组织,争取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b 交流讨论结果。

  主要知道学生体会“环境恶劣”“装备差”以及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可能”?同时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c、同学们想象得很合理,是啊,可能太多了,前进途中困难重重,红军所面临的考验的确非常严峻。正因如此,将军非常担心,非常忧虑,那么,在困难面前,将军是怎么做的?(让马)说明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爱护战士,勇敢)

  三、小结

  d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在前进途中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将军思索着。同学们也一定很想知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e 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将军被深深感动了。只见他(出示将军敬礼的动画图,引导看图,说图。并出示文字,比较“他敬了一个军礼”和原文的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f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军礼饱含着无限的崇敬和哀悼!(屏幕动画展示军需处长变丰碑)风更狂了,雪更大了,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生接读)

  2、研读问题3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a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组讨论交流。

  b 面对此情此景,将军还用说什么呢?(引读最后一段)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疑问吗?

  重点理解“沉重”“坚定”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c 胜利当然属于这支队伍,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建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历史证明,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胜利将属于这支革命的队伍!

  四、作业

  如果为“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想好后,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五、结束语。

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365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这节课共有4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引出问题,理解算理、探索算法,自主练习,课堂总结。其中, 1.引出问题环节,用时大约2分钟。 课一开始,老师直接出示信息:“每...
教学资料2012-01-08
教学反思@365

最难绕口令(最新6篇)

绕口令就是利用普通话里面的平翘舌、前后鼻等等来组成长句子,就算普通话很标准也会比较吃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难绕口令,欢迎阅览。  最难绕口令1  1、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
教学资料2011-08-07
最难绕口令(最新6篇)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最新6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资料2018-06-08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最新6篇)

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期教...
教学资料2011-07-03
学期教学计划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环保教育的主题范畴。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
教学资料2013-06-07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资料2015-03-05
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经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