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学设计【通用6篇】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一

摇篮曲是一种安静舒缓的音乐形式,常用于哄婴儿入睡。在音乐教学中,摇篮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下面我将介绍一种摇篮曲的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摇篮曲。摇篮曲的曲调应该简单易记,旋律柔和悦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摇篮曲,如《梦中的婴儿》、《贝多芬的摇篮曲》等。

其次,分析曲子的结构。摇篮曲的曲式通常简单,大多是A-B-A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曲子的节奏、旋律、和弦进行等,让学生对曲子有更深入的理解。

接着,练习演奏和歌唱。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一起练习演奏和歌唱摇篮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提高演奏技巧和歌唱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摇篮曲的柔美和温暖。

最后,进行情感表达训练。摇篮曲是一种充满温情的音乐形式,学生在演奏和歌唱摇篮曲时,应该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摇篮曲中蕴含的柔情蜜意。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演奏和歌唱摇篮曲,还可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摇篮曲这一音乐形式。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二

摇篮曲是一种具有特殊情感色彩的音乐形式,常常被用来哄婴儿入睡。在音乐教学中,摇篮曲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将分享一种摇篮曲的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介绍摇篮曲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摇篮曲音乐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温柔和柔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进行节奏训练。摇篮曲的节奏感通常比较柔和,但也需要细腻的把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节奏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接着,练习演奏与歌唱。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摇篮曲的演奏和歌唱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演奏和歌唱水平。

最后,进行情感表达训练。摇篮曲是一种充满情感的音乐形式,学生在演奏和歌唱摇篮曲时,应该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表达出摇篮曲中蕴含的情感和柔情蜜意。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演奏和歌唱摇篮曲,还可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摇篮曲这一特殊的音乐形式。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通过学生的欣赏与感受,体验、参与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通过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感受母爱的真挚,进行亲情教育。

  教材分析: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其特点是旋律轻柔甜美,节奏和伴奏常带有摇篮的动荡感,具有安静、温暖、亲切的特点。这首摇篮曲是作曲家舒伯特十九岁时的作品。歌曲旋律委婉动听,像是一首音诗。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全曲只有四句,第二、第四句完全相同,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二、对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三、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表现歌曲,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填补上空缺的音符,对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播放音乐 《月亮月光光》。

  这音乐那么宁静,那么温柔,大家都沉浸在这美妙的夏夜中了。可是,你听,小宝宝哭了,(播放课件)这哭声吵到了左邻右舍,你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小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并安然入睡吗?

  生:(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反馈)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师:想想能用音乐课相关的方式)

  2、 嗯,同学们列举的方式都非常好。老师这里有两首音乐,我们来比较一下哪首比较好。

  A、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片断。

  师:这首行吗?我们还有一首。

  B、播放《舒伯特摇篮曲》,那么这首呢?

  (引导学生从强弱,情绪上分析。)

  二、学习新歌

  1、随音乐轻声哼唱,分析有什么特点。

  旋律重复、装饰音前倚音、空缺音符填补。

  2、你能用最亲柔的声音来随琴来哼唱吗?

  用“LU”母音哼唱全曲,要求轻柔、连贯。

  3、师弹琴生唱歌曲《摇篮曲》。

  4、引导学生练习装饰音的演唱法及附点节奏唱法:

  装饰音: 5 6||5 4 ||3 2 5 ||

  附点节奏:2 ||2 3 ||2 1 ||

  师:让我们随琴准确的把歌曲唱一遍吧!

  5、师:歌曲那么温馨、静谧而甜蜜,从歌曲的演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什么?(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自认而然的就吧速度?演唱力度?为的就是要体现歌曲怎样的情绪?

  师生交流:歌曲速度缓慢、旋律平稳,力度轻柔等。

  6、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摇篮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各国的摇篮曲吧!

  三、创作拓展

  从你们的演唱中,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让我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那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写下来吧!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幼儿反复欣赏乐曲,感受摇篮曲的安静、缓慢、抒情等情感。

  2、能体验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教学准备:

  音乐伴奏,布娃娃,(幼儿人手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摇篮曲及其风格特点;

  2、学会用轻柔深情的声音去表现《摇篮曲》。

  3、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倾注的爱,并通过歌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对儿女的爱,并通过歌唱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摇篮曲》6/8拍摇曳动荡的节拍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征,并用亲切流畅舒缓的声音表现歌曲,赞美妈妈。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有关视频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歌曲。采用八六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摇篮曲就是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歌声要轻柔而优美,要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词。并注意曲调中多次出现的变化重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欣赏图片

  问: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2、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为图片配背景音乐:(军队进行曲与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问: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3、学生谈谈对刚才所听的两段音乐不同的感受,以引出摇篮曲。

  4、学生总结摇篮曲的特点,教师择句板书。

  5、导入所学新课。

  摇篮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闭上眼睛,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意境及画面。

  问:有什么感受?(再次巩固摇篮曲特点)

  2、再次聆听,注意结束句

  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有感情朗读歌词。

  4、再细听,可跟唱,但不要出声。

  5、轻声跟唱,记住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

  6、学生各自指出掌握不好的地方,集体纠正。

  三、 歌曲处理:

  1、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及感情去演唱,主要请学生自己说。

  2、想象如果你是这位哄着宝宝入睡的妈妈,你会怎么样演唱这首歌。

  四、 拓展教学

  1、摇篮曲最能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你了解你的妈妈吗?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食物、爱好等等吗?

  3、以“妈妈,我想对您说……”说出最能代表对妈妈情感的一句话,学生自由发言,抒发真情。

  当你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们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怎么样来回报妈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妈妈每天绽放灿烂的笑脸呢?

  4、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或画或写将心中的话儿表现出来

摇篮曲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师准备

  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CD光盘《摇篮曲》

  学生准备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思路

  以《摇篮曲》为本课中心,以音乐家舒伯特的故事为导火线,围绕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演中从音乐,戏剧、美术中感受,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人文完美的结合渗透,体验大师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共鸣,激发情感,释放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歌曲处理,情感体验

  1、再次聆听,想象歌曲意境(谈谈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

  体会母亲的情感

  2、探讨在声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处理(自主发言)

  创造情境体验情感,对比感受,在试验中找寻美感。

  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和内心的情感?(结合大师的要抒发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四、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深化拓展,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摇篮曲》

  1、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摇篮曲(合唱、小提琴,男女声重唱等)

  2、谈谈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带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总结摇篮曲的风格

  师: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六、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师:通过你们的欣赏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相关文章

姜荷花【推荐4篇】

姜荷花 姜荷花(姜荷花) 姜荷花(Curcumaalismatifolia)属于姜科姜荷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 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姜荷花因...
教学资料2017-01-02
姜荷花【推荐4篇】

杨氏之子名师教学设计【最新3篇】

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杨氏之子名师教学设计,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
教学资料2012-09-03
杨氏之子名师教学设计【最新3篇】

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通用3篇)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用...
教学资料2012-01-01
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杭州东站图【推荐3篇】

杭州东站,建于1992年,位于杭州城东新城核心区域,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现为直属特等站,是全国铁路枢纽站之一、亚洲最大交通枢纽。汇集高铁、普铁、专线、地铁...杭州东站,建于1992年,位于杭州城东新...
教学资料2016-08-09
杭州东站图【推荐3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DB42-535-【优选3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 DB42/535-2009 1 总 则 1.1 为提高湖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实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促进行业发展,结合本省工程管...
教学资料2019-08-0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DB42-535-【优选3篇】

青少年读经开智教育一(优秀3篇)

青少年读经开智教育(一) 为什么要叫小孩子背书? 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人类原始的基本教育法。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
教学资料2013-01-08
青少年读经开智教育一(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