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推荐5篇)
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提高初一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色彩、构图、形态等基本要素的介绍和理解;
2. 艺术作品的欣赏:通过观看名家作品,学习艺术史和风格,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 艺术实践:包括素描、水彩、丙烯等各种绘画技法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4.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范:通过讲解艺术知识并结合实际作品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学生互动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创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践操作训练: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段;
4.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美术展览、参观艺术馆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知识面。
四、教学评估:
1. 日常作业和练习:通过学生的日常作业、练习情况,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积极参与程度;
3. 作品评比和展示:举办作品评比和展示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现能力。
通过以上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的执行,我们相信学生们将在美术领域有所突破,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二
在初一上册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教学安排:
一、色彩与构图
1. 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
2. 学习构图的要点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素描和水彩
1. 进行素描基础训练,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段;
2. 学习水彩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水彩表现能力。
三、名家作品欣赏
1.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 了解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主题创作
1. 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作品评比和展示:举办作品评比和展示活动,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现能力;
2. 学习笔记和总结: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和总结,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收获。
通过以上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们将在美术领域有所提高,培养出一批对艺术有独特见解和表现能力的学生。愿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梦想!
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美术基础知识方面差异较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较肤浅,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缺乏,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大块
1、造型表现
有意识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欣赏评述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4、综合探索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三、任务和目标
1、美育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重点是让学生感觉、体味、把玩世界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提高学生现在和今后的生存质量。
2、智育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思考联想。促使他们创造才能的发展。
3、技能
不是美术教育的重点,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思想。
四、具体措施
1、让学生确立新的行为意识和加强主动实践探索的自觉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培植独立实践的勇气和意识。
2、因材施教,杜绝人云亦云或千人一面的美术教育模式。
3、完善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组织学生培训活动。(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
5、继续在校园内的玻璃橱窗展示学生作品,绘画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6、美术教师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个人认真备课,批改美术作业,辅导学生,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教材每课增加了两个页面,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新增了“思考练习”栏目,作为教学活动中解决关键问题的环节。“资料库”“学习大空间”简化为“相关链接”,作为学习拓展材料或建议。
本学年为初中学习阶段的起始,学习过程应尽量避免概念的牵引和解读,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活情趣,淡化学科,降低难度,以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普遍需求和个性需求为原则。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可通融性,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置学习情境,建构学习程序。
“造型、表现”是四个学习领域的基础,在七年级的设置中相对集中。在“造型、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无疑也会设计“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等领域。“综合、探索”在各个单元都有体现,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使学习做到既源于生活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又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综合应用和提升;既保证了学科内多样知识内容的综合运用,又建立起综合实践的通道。
七年级上册学习内容:
“造型、表现”:第1~3课。
第1课《画画你我他》(包含“欣赏、评述”):观察和表现人物头部的形状特征和五官表情特征。
第2课《卡通故事》:尝试表现卡通形象的神情动态,绘制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画面。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包含“欣赏、评述”):体验色彩的情感和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
“设计、应用”:第4课。
第4课《标志设计》:设计标志,应用于生活。“欣赏、评述”:第5~6课。
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包含“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学习制作剪纸与中国结的基本技法。
第6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探究中国书法的笔墨形态之美。“综合、探索”:第7课。
第7课《让图表说话》(包含“设计、应用”):图表的基本分类与功能,图表的设计和运用。
■中国美术作品展览(一)七年级下册学习内容:“造型、表现”:第1~3课。
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包含“欣赏、评述”):观察和表现景物的.形状特征和色彩层次特征。
第2课《黑白世界》:熟悉木刻版画制作流程,初步接触木刻版画制作。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设计、应用”:第4~5课。
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在图案纹样的组织与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第5课《千姿百态的水》: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形态水“欣赏、评述”
第6课《灯饰设计与制作》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学习制作剪纸与中国结的基本技法。
第7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探究中国书法的笔墨形态之美。
二、教学目标:
有意图的运用课程所学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尝试素描、色彩、卡通等方式的造型表现,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通过学习标志的知识方法原理,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和束缚作品以及每课选用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美术,以及重要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学习图表设计,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美术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赏析中国书法的形式美感,通过学习体验,了解构成不同书体的点画特点、笔墨运用及书法艺术表现、书法作品欣赏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丰富内心感受和生活情趣。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美术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描绘人物造型特征,并用于肖像、卡通故事的表现。
2、感受色彩,认识色彩,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3、标志的设计方法与运用,图表的设计方法与运用。
4、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赏析书法的表现形态。
(二)难点:
1、绘画表现人物头像造型性格特征。
2、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3、设计的个性表现。
4、运用所学知识,赏析、评述美术书法作品。
三、教学情况分析:
本年度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年,这一阶段年龄的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很强。观察、记忆、想象、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加强,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基于年龄特点,在知识学习方面应注意到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传达方式,深入浅出,回避生硬、冷僻的知识术语。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生动直观的形象在这一时期仍旧非常重要。
活动方式与教学组织基于这些特点,教学中便于展开互动交流。同时也要注意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的引导。
逐步改变评价方式,以适应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尊重学生的理解方式,鼓励大胆表述独立的见解。
初一上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针,践行美术新课标基本理念,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探索适合我校艺特色的新美术课程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在课堂中,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以绘画和雕塑的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了解设计类别、功能,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
2、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材质、形式和内容等特征,获得初步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三、教材分析
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在课目设计中,注意到将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四、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想象力较丰富,同时开始倾向于写实。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造型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新鲜感特强,易于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美术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他们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欣赏课《过去的日子》
第三周——第四周:《桥》
第五周——第六周:《绿洲》
第七周——第八周:《中国结》
第九周——第十周:《远古的呼唤》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星空》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运动》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我们的奥运》
第十七周:《黑板报》
第十八周:《剪纸工艺》
第十九周:《校园漫画》
第二十周:美术期末测试
六、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美术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3、教学中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