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精简3篇)

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篇一

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平行与相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直线和角的关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例演示。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更多生活中的实例,例如道路交汇、图形构建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平行与相交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我也发现自己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及时和精准。有时候我过于追求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

最后,在评价方面,我觉得需要更加全面和客观。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头问答外,我还计划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评价方式,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等,来检验他们对于平行与相交概念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篇二

在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改进和提升。

首先,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该是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尝试与语文、科学等学科进行更多的交叉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结构。

总之,在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愿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篇三

三年级数学《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情境入手,创设数学研究的问题,用数学的魅力感染学生。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先观看录像,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从教材上来看,是由“点”到“面”,把这部分知识分成垂直和平行两个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把这部分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这节课我把二者合为一课,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小组汇报、班级争论、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问题研究意识。

  3、通过丰富多采的`练习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中我设计了从生活中找,从几何图形中找两条直线关系的题、判断题、,还设计了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习的相交、平行、垂直的知识,用小棒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这些练习形式,进一步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知识,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难点处理轻松到位。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不足之处: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

相关文章

弩的发明和流传【经典3篇】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军事发明:弩的发明和流传 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一种远射兵器,在冷兵器中是杀伤力极大的兵器。弩是由弓演变而来的,是弓的发展。 弩是在甚么时候发明的呢?汉代人认为是黄帝发明的,...
教学资料2014-02-08
弩的发明和流传【经典3篇】

河北沧州初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11月16日至30日【精彩3篇】

内容摘要:河北沧州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于2016年5月14日-18日进行。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系统自动审核、网上缴费”方式,网上报名缴费时间为11月16日—11月30日。报名网站为财政部“全国会...
教学资料2012-02-09
河北沧州初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11月16日至30日【精彩3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一年级数学...
教学资料2014-09-07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be to和be going to(实用3篇)

be to 表示客观安排或受人指示而做某事。be going to 表示主观的打算或计划。 I am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客观安排) ...
教学资料2016-01-05
be to和be going to(实用3篇)

小课题过程性资料XXVI—教学反思二(通用3篇)

教学反思 ——韦晓花 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动变化的观点在教学中的应用很普遍, 如指数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也在不断变化,这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在函数教学中的体现,几何图形也是如此,如线段向...
教学资料2013-02-03
小课题过程性资料XXVI—教学反思二(通用3篇)

初二语文教研活动记录【精简3篇】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时间:2012年10月15日 教研地点:办公室 教研形式:点评式 研讨式 教研人员:初二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大家一起商讨解决策略:...
教学资料2012-04-08
初二语文教研活动记录【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