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项目管理典型案例-鲁布革工程
我国项目管理典型案例-鲁布革工程
我国项目管理典型案例——鲁布革工程 1.鲁布革工程简介
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罗平和贵州兴义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整个工程由首部枢纽拦河大坝、引水系统和厂房枢纽三部分组成。
首部枢纽拦河大坝最大坝高103.5m;引水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钢管四部分组成,引水隧洞总长9.38km,开挖直径8.8m,调压井内径13m,井深63m,两条长469m、内径4.6m、倾角48度的高压钢管;厂房枢纽包括地下厂房及其配套的40个地下洞室群。厂房总长125m,宽18m,最大高度39.4m,安装15万kW的水轮发电机四台,总容量60万kW,年发电量28.2亿kW·h。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安排了对黄泥河的踏勘。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项目的设计。水电部在1977年着手进行鲁布革电站的建设,水电十四局开始修路,进行施工准备。但由于资金缺乏,准备工程进展缓慢,前后拖延7年之久。1981年6月经国家批准,鲁布革电站列为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8.9亿美元,总工期53个月,要求1990年全部建成。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的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为了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引水隧洞工程被从水电十四局的“铁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中标。于是形成了“一项工程、两种体制、三方施工”的格局。三方施工是:一方是由挪威专家咨询,由水电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厂房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澳大利亚专家咨询,由水电十四局二公司承建的首部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日本大成公司承建的引水系统工程。两种体制是:一种是以云南电力局为业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为业主代表及“工程师机构”,日本大成公司为承包方的合同制管理体制;一种是以鲁布革管理局为甲方,以水电十四局为乙方的投资包干管理体制。
鲁布革工程管理体制的局部突破,使小小的鲁布革成了个混合物,四方八国,两种管理体制,于是产生了磨擦、较量??
引水隧道工程于1984年6月15日发出中标通知书,7月14日签订合同。1984年7月31日发布开工令,1984年11月24日正式开工。中国工人在大成公司的管理体制下,创造出了惊人的效率。日本大成公司仅派到中国来三十多人的管理队伍,从水电十四局雇佣了424名劳务工人,他们开挖隧道,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二到三倍,全员劳动生产率4.57万元/每人每年。1988年8月13日正式竣工。合同工期为1597天,实际工期为1475天,提前122天;而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1983年开工,由于种种原因,进展迟缓,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于1984年4月和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完成截流难以实现。
近距离的对比,面对面的比较,没想到初试竟是如此结果,鲁布革人被震动了!因为问题是复杂的:难道中国人的潜能非得靠外国人来挖掘不成-- 几乎每一个平凡的鲁布革人都思考过这些本该是政治家们思考的问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被唤醒了!“为中国人争口气!”一场没有裁判的角逐开始了!水电十四局鲁布革工程指挥部开始扩大自主权,调整领导结构,推行新的管理体制。首先在首部枢纽工程发动了千人会战。局长,指挥长都成了目标责任制的负责人,他们不再远离工地,而是昼夜奋战在工地。工人们更是整天整夜呆在隧洞里,干累了,搬块木板躺一会,醒了再干。最后,奇迹终于被创造出来了:1985年11月,大坝工程按期截流。
然而,对比大成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我们的会战,我们明显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均衡生产搞不好、人员管理混乱、缺乏统一协调指挥!思考从这里开始了,鲁布革经验迅速成为中国工程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和催化剂,推动了我国施工企业管理直至项目管理的本质的变化。 2鲁布革工程经验
1)工程采购实行公开竞争性招标
项目完成后,世行与借款人一起,将项目执行结果与“评估报告”进行比较,进行评价,编写出项目完成报告。
由于世行贷款的大部资金都是花费在项目采购上,因而要对借款人的采购程序、文件、评标、授标建议以及合同进行审查,以确保采购过程是按照双方同意的程序进行的。
具体的监督审查方式包括:
(1)对招标(合同)文件的.审查。
(2)审阅借款人(项目单位)所提供的各种报告、资料。
(3)定期或不定期派遣项目官员或小组赴现场检查。
(4)对特别咨询团的咨询工作进行监督。
(5)对提款申请的审查。
(6)通过与借款国的联合检查行动进行监督。
根据世界银行的上述规定,1984年4月17日,我国有关部门正式将定标结果通知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于6月9日回复无异议,完成了对对授标结果的审查。此外,世界银行除推荐澳大利亚SMEC公司和挪威AGN公司作为咨询单位,分别对首部枢纽工程,引水系统工程和厂房工程提供咨询服务外,还两次委派特别咨询团对鲁布革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4)大成公司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实施项目
从项目的实施方式上,日本大成公司采取了与当时我国项目建设完全不同的项目组织建设模式,实际上就是今天被人们熟知的“项目管理”。这些主要体现在:
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总包与分包管理相结合;大成公司从对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提出投标意向之后,立即着手选配工程项目领导班子,他们首先指定了所长泽田担任项目经理(日本人叫所长),由泽田根据工程项目的工作划分和实际需要,向各职能部门提出所需要的各类人员的数量、比例、时间、条件,各职能部门推荐备选人名单,磋商后,初选的人员集中培训两个月,考试合格者选聘为工程项目领导班子的成员,统交泽田安排作为管理层。大成公司采用施工总承包制,在现场日本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仅30人左右,雇用我国的公司分包,而作业层则主要从中国水电十四局雇用;
项目矩阵制组织与资源动态配置;鲁布革大成事务所与本部海外部的组织关系是矩阵式的,在横向,大成事务所的班子的所有成员在鲁布革项目中统归泽田领导;在纵向,每个人还要以原所在部门为后盾,服从原部门领导的业务指导和调遣,比如机长宫晃,他在鲁布革工程中,作为泽田的左膀右臂之一,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设备的选型配套,使用管理、保养维修,以确保施工需要和尽量节省设备费用,对泽田负完全责任。在纵向,他要随时保持和原本部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以取得本部的指导和支持。当重大设备部件损坏,现场不能修复时,他要及时以电报或电传与本部联系,由本部负责尽快组织采购设备并运往现场,或请设备制造厂家迅速派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修理和指导。工程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协调配合十分默契。比如工程项目隧洞开挖高峰时,人手不够,总部立即增派有关专业人员到现场。当开挖高峰过后,到混凝土补砌阶段,总部立即将多余人员抽回,调往其他工程项目。这样,横纵向的密切配合,既保证项目的急需,又提高了人员的效率,显示矩阵制高效的优势。
科学管理与关键线路控制方法;大成公司采用网络进度计划控制项目进展,并根据项目最终效益制定独到的奖励制度,将奖励与关键线路结合;若工程在关键线路部分,完成形象进度越快奖金越高,若在非关键线路部分的非关键工作,到适当时候干得快奖金反而要降低,就是说非关键工作进度快了对整个工程没有什么效益;科学管理还体现在施工设备管理上,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不备用机械设备,而是多备用机械配件,机械出现故障,将配件换上立即运转,机械修理在现场进行,而不是将整个机械运到修理厂去修理。而且机械设备不是由专门司机开着上下班,司机坐着班车上下班,做到机械设备不离场,使其充分发挥效率。
5)设计施工一体化
日本公司通过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结合,进行方案优化。比如引水隧道开挖,当时国内一般是采用马蹄形开挖,直径8米的洞,下面至少要挖平7米直径宽,以便于汽车的进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汽车出渣问题。日本大成公司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改变了施工图设计出来的马蹄形断面开挖,采用圆形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方法,计算下来,日本公司要比我们传统的方式少挖6万立方米,同时就减少了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回填量。圆形开挖的出渣方法是:保留底部1.4米先不挖,最为垫道,然后利用反铲一段段铲出来。除此之外,日本
公公司改变了汽车在隧道内掉头的做法,先前是每200米搞个4米×20米的扩大洞,汽车可调头;日本公司采用在路上安装个转向盘,汽车开上去50秒就可实现掉头,仅此一招就免去了38个扩大洞,减少5万立方米开挖量和混凝土回填量。
6)项目法人制度与“工程师”监理制度
为了适应外资项目管理的需要,经贸部与水电部组成协调小组作为项目的决策单位,下设水电总局为工作机构,水电部组建了鲁布革工程管理局承担项目业主代表和工程师(监理)的建设管理职能,对外资承包单位按FIDIC合同条款执行,管理局的总工程师执行总监职责。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代表投资方对工程的投资计划、财务、质量、进度、设备采购等实行包干统一管理,还要协调水电十四工程局,昆明勘测设计院,原云南省电力局等与鲁布革工程的关系,办理招标、评标、签订承发包合同,编制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务计划,掌握工程投资,办理工程融资、财务收支、信贷,编制世行及水电局要求的各种规划、计划,结算、决算报表,审核预决算,按照合同对各承包商实行计划、人员、工程、财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监督,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移交、试运行、生产培训,安排材料、设备落实。依据国家水电部规定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处理和解决设计、施工与生产运行单位之间的矛盾。
7)合同管理制度
中国的工程建设管理还处在计划体制的环境下,对市场管理手段和经济手段还比较陌生,在鲁布革工程里面第一次使用了国际性的合同管理制度,由鲁布革工程管理据与日本大成公司签订承发包合同。中国施工管理人员对合同制管理体制是陌生的。一条运输路,合同规定由甲方提供三级碎石路,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方提出索赔200多条轮胎。这些事件对我国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合同执行的结果让我们彻底改变了看法:工程质量综合评价为优良,包括除汇率风险以外的设计变更、物价涨落、索赔及附加工程量等增加费用在内的工程结算为9100万元,仅为标底14958万元的60.8%,比合同价仅增加了7.53%。合同管理制度相比传统那种单纯强调“风格”而没有合同关系的自家“兄弟”关系,发挥了管理刚性和控制项目目标的关键作用。
3.鲁布革工程效应
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建设战线长期处于“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被动局面,而鲁布革工程无论是造价、工期还是质量都严格达到了合同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鲁布革工程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对我国施工建设管理造成巨大震撼。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极为重视,要求国家计委施工局对鲁布革管理经验进行全面总结。1987年6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以《学习鲁布革经验》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建筑行业推广鲁布革经验。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了著名记者杨飏写的通讯《鲁布革冲击》,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