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通用4篇】
棒球 篇一
棒球,一项充满激情与竞争的体育运动,深受许多人的喜爱。无论是在职业赛场上还是在业余比赛中,棒球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魔力。
作为一项团队运动,棒球需要队员们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胜利。投手需要精准地投出好球,内野手需要迅速地接住击球,外野手需要迅速地捡起击球并传回内场。每个环节都需要队员们的默契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贯穿于比赛的每一个瞬间,让人为之赞叹。
此外,棒球比赛中的悬念与刺激也是吸引人的地方。比赛中,每一次击球、每一次投球都可能改变比赛的走向,让观众们屏住呼吸,紧张地期待着下一个动作。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一记关键的全垒打或者一次精彩的救援投球,往往能让比赛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让人们为之欣喜若狂。
除了比赛的激烈与刺激,棒球也是一项注重技巧与策略的运动。投手需要不断地变换球路,制造出对手难以应对的球路,而击手则需要准确地判断球路,做出正确的击球动作。在比赛中,每位队员都需要凭借自己的技巧和智慧,为球队争取胜利。这种技巧与策略的对决,让比赛更加精彩纷呈。
总的来说,棒球作为一项充满激情与竞争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还是在赛后的回顾中,都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魅力。无论是身在赛场上还是屏幕前观看比赛,棒球都能带给人们无尽的乐趣与激情,让人为之着迷。
棒球 篇二
棒球,一项源远流长的运动,自19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项目,棒球在各个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吸引着无数人投入到这个激动人心的运动中。
棒球的魅力在于其简单而又复杂的规则。比赛中,两队轮流进攻和防守,通过击球、跑垒、投球等环节来争夺胜利。而在规则之外,棒球还有着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仪式,比如开场前的国歌演奏、比赛中的庆祝动作等,这些传统为棒球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此外,棒球也是一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技能的运动。在比赛中,每位队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胜利。而在个人技能方面,击球手需要有出色的眼力和反应速度,投手则需要有精准的控制力和变化球路。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也是棒球运动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总的来说,棒球作为一项充满激情和竞争的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规则和传统,还能够培养出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技能。无论是在职业赛场上还是在业余比赛中,棒球都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魅力,让人为之着迷。愿棒球这项运动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与激情。
棒球 篇三
棒球 篇四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棒球比赛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比赛中,两队交替进攻: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
目录 起源特点比赛规定入门知识收缩展开 起源 考古学家在建造于公元前2000 年班尼?哈山 ( BeniHasan )的墓穴中发现有女子球类游戏的画像。因此,最早的“棒”与“球”活动应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及古印度的一些壁画遗迹上都有类似打棒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 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Abner Doubleday) 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订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 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也极为风行。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项目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2013年世界棒垒球联盟棒球世界排名1.古巴 2.美国 3.日本 4.中华台北 5.荷兰
特点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动静结合,分工明确。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服务,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放下工作中的负担,把自己交给你的团队,你身边的队友就是你平时的同事,在充满趣味性的棒球比赛中,你更能体会到信任,包容与鼓励的重要性,在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在火热的.竞技对抗中,全身心的投入,在你尽情奔跑的时候,在你激励队员的时候,在你和大家一起讨论战术的时候,其实,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
比赛规定 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具体规则
投球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击球跑垒 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
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跑垒并触踏过1.2.3垒,击出合法腾空球超出外场规定界限时,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需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防守截杀 (1) 封杀跑垒员,当击球员成为击跑员时,其他跑垒员被迫放弃原垒向前跑进,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2) 防守队员持球触杀离垒或跑进中的跑垒员,判跑垒员出局。
竞赛规则
比赛目的 一:棒球运动是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九名队员,在各自的教练员指导下,按照规则在一名或一名以上裁判员的裁决下进行比赛的一项体育运动。 二:比赛的目的是争取得分多于对方队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在规定的有效比赛局数结束时,按照本规则判得分较多的一队为胜队。 比赛场地 1、场地地面 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直角两边是区分界内地区和界外地区的边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地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地区。界内和界外地区都是比赛有效地区。界内地区又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反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比赛场地必须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地面应平整。跑垒路线上的土质要松软。一般国际比赛场地要求内场整个场地呈龟背形,最高点为投手区,跑垒路线、投手区及各垒位周围是土场地,内场其余地方及外场区应为草坪。比赛场地的内场与地面平,只是投手区为直径5.49的圆圈土坡,投手板高出地面25厘米。投手板用木或橡胶制成,应固定在地上。击球员区及接手区为限制击球员及接手的合法活动范围。 注:如果在规定的场地上有观众或障碍物时,应由裁判组根据情况订出临时或特定规则并通知比赛队。 2、场地大小 内场每边垒间距离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垒尖角的距离为18.44米。本垒后面和两边线以外不少于18.29米的范围内为界外的有效比赛地区。两边线至少长76.20米。两边线顶端连结线的任何一点距本垒尖角的距离都不应少于76.20米(图1)。 本垒尖角后18.29米处应设置后挡网。网高4米以上,长20米以上。场地周围设置围网,高度1米以上为宜。 注:1.1958年7月1日以后由职业球团建造的棒球场,两边线应至少延长至97.54米,本垒经二垒伸向中外场的距离至少达121.92米。 2.根据我国场地情况,如有困难两边线长度可规定为91米,本垒经二垒伸向外场的距离可定为108米,本垒到后挡网和两边线到野传球线的距离可定为15米。 3、场地划法 应先确定击球方向和本垒位置。为避免阳光照眼,本垒最好位于场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后在本垒尖角处钉一小木桩,桩上系一长绳(至少长54.86米)并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处各打一结(记号),把绳拉向东北偏东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处钉一小木桩,该处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处再钉一小木桩,就是二垒的中心点。接着再把54.86米的绳结系在二垒的木桩上,另一端系在本垒的木桩上,手执27.43米处的绳结,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绳结处钉一小木桩,就是一垒的外角,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垒的外角(图1) 为检查各垒的位置是否合乎规定,可以再把长绳的一端系在一垒的木桩上,以54.86米处系在三垒上,然后再拿27.43米的绳结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检查本垒和二垒的位置。现图示(图2)如下: 第一步:定甲(本垒)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垒) 第二步:以甲戍线定丙1(一垒) 第三步:再以甲戍线定丙2(三垒) 4、场地布置 场地应布置捕手区、打击区、跑垒指导员区、跑垒限制线、击球员准备区、野传球线、全垒打线和草地线。 1)捕手区:自本垒尖角后2.44米处画一条横线,线长1.10米,线的两端距本垒中心线各0.55米。然后再从两端向本垒方向各画一与本垒中心线平行的线,与击球员区界线连接,这个区域叫捕手区。(图2) 2)打击区:在本垒的左右两侧,各画一个长方形的击球员区。该区长1.82米,宽1.22米。两区相邻近的内侧界线各距本垒板边沿为0.15米,以本垒横中心线为准,击球员区前后部分各长0.91米。(图2) 注:打击区(包括标出该区的白线)为界外地区,但击出的球如停止在打击区和边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时应判为界内球(图3)。 3)跑垒指导员区:在一、二垒及二、三垒垒线与边线相交的点以外4.57米处向本垒方向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长6.10米的线,再在线的两端向场外各画一条长3米的垂直线,这三条线以内的区域为跑垒指导员区。在一垒一侧为一垒跑垒指导员区,在三垒一侧为三垒跑垒指导员区。(图1) 4)跑垒限制线:由本垒和一垒的中点和沿边线至一垒后0.91米处各向场外画一条长0.91米的垂直线,并将两垂直线的终点连接在一起,就是跑垒限制线。这条线和边线所构成的长条区域就是跑垒限制道。 5)击球员准备区:在本垒尖角3.96米处向本垒纵向中心线两侧各量11.28米,并以该处为圆心各画一直径为1.52米的圆圈,此圈就是击球员准备区。(图1) 6)野传球线:距两条边线外至少18.29米处,各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该线一端与后挡网相连,另一端与本垒打线和边线末端相交的延长线相连,此线是野传球线,用以区分界外比赛有效地区和无效地区。(图1) 7)全垒打线:以二垒垒位为中心为圆心,以圆心到边线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一弧线与两侧边线末端相交,此弧线即为全垒打线,作为判断全垒打的标志。 8)草地线:在草皮场地上,从投手板前沿中心为圆心,28.93米为半径,在界内连接两边线所划弧线,即为草地线。此线以外的外场地区为草地,以内为土地。 注:1.场地上各线的宽度为7.6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各区域的有效范围之内。 2.边线通过打击区的部分不应画出。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图2)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图3)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图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北京赛制
规则 棒球比赛有8支队伍参加,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预赛采用单循环的方式。 预赛阶段 预赛阶段,各参赛队将与其余各队分别进行一场比赛,根据各队的胜负积分决定排名。 对于积分相同的队伍,将依次采用以下方法决定其排名: 1、 以队伍相互间胜负关系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 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失分除以防守局数决定名次,商小者名次列前; 3、 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责任失分除以防守局数决定名次,商小者名次列前; 4、 以队伍相互间比赛的安打率决定名次,安打率高者名次列前; 5、 掷币决定名次。 半决赛 预赛阶段获得前四名的队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对阵形式如下: 半决赛第一场比赛:排名第一的队伍 vs 排名第四的队伍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排名第二的队伍 vs 排名第三的队伍 两场比赛胜者进入决赛阶段,负者将争夺铜牌。 决赛阶段 决赛阶段的比赛对阵形式如下: 争夺铜牌的比赛:半决赛第一场比赛负队 vs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负队 争夺金牌的比赛:半决赛第一场比赛胜队 vs 半决赛第二场比赛胜队 争夺金牌比赛的胜队将获得金牌,负队将获得银牌。 争夺铜牌比赛的胜队将获得铜牌,负队列第四名。
入门知识 进攻技术
包括击球、跑垒和滑垒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1)击球:有持棒挥击和持棒触击两种方法。击球员双手握棒,根据投手的投球动作和来球的路线采取相应的击球方式,力争将球击到守方队员接不到的远方或空档。 (2)跑垒:击球员击出球后,在守方队员未接到球的瞬间,立即上垒,抢垒位。 (3)滑垒:跑垒员身体贴地面滑动的占垒动作,有侧身倒地踏垒和俯冲倒地踏垒。
防守技术
包括接球、传球、投球、触杀、封杀和追杀。 (1)接球:面向本垒,两脚左右开立,两手置于胸前,眼睛注视来球。一般用双手接球。 (2)传球: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持球,掌心不触球。有肩上传球、体侧传球(也称横手传球或上肩传球)和低手传球(也称下手传球)。 (3)投球:一般采用身体正对击球员的正面投球和身体侧对击球员的侧面投球两种投球姿势,球出手时通过手指、手腕的压、拧、拨等动作,可投出不同性能的曲线球、直线球、变速球、飘球、滑球和下坠球。有肩上高压、低肩侧投、低手3 种投球动作。 (4)触杀:守备员持球碰触离开垒位的跑垒员使之出局。 (5)封杀:守备员持球,在跑垒员进垒或退垒到达垒位前,先触及垒位,或对击跑员进行传杀,使之出局。 (6)追杀:守场员追赶离开垒位的跑垒员并用持球手碰触跑垒员使之出局。
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攻防技术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观察: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积极迎击第一个球: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打带跑: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跑了再打: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1,3跑垒员双偷垒:制造3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防守战术
须全队密切配合,及时移动补位和进行掩护,以防止攻队进垒或得分,常用的战术有: (1)接球后传1垒封杀击跑员 (2)双杀:接球后传到垒位封杀跑垒员,随即传球到1垒封杀击跑员造成双杀。 (3)夹杀:守队互相配合传球,截杀在垒间的跑垒员,逼赶跑垒员退回原垒并乘机在垒间触杀之。 (4)防止双偷垒:由接手指挥行动,由游击手,2垒手或投手作中间策应拦截接手传2垒的球,再传回本垒,截杀3垒跑垒员。如3垒跑垒员不抢回本垒,即由守2垒的队员接球,截杀1垒跑垒员。 (5)配球:投手针对击球员不同弱点,投出不同的球,如快速球,变速球,曲线球或下堕球等,使击球员无法击中来球,造成出局。 (6)缩小防圈:为了防止击球员采用牺牲触击球战术,缩短防守距离,明确本垒前各区有人负责截接球,其余各队员应移动补位防守。 总之,不论是攻或守均应有统一指挥,统一暗号,平常训练时反复运用,比赛时才能配合默契,应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