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选3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3.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 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3. 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 学生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如何理解樟树的历史价值。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樟树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樟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2. 学习词汇和短语:通过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让学生理解并能正确运用。

3. 听力训练:播放相关录音,让学生听懂文章内容,了解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4. 阅读训练: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其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5. 写作训练:让学生就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进行写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拓展活动: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感受相关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樟树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同时也引导他们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听力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樟树的形态、特点、历史价值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宋庆龄故居的建筑风格、文物收藏和历史渊源,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樟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也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品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2、 学习抓重点词理解课文的方法,会用“无论……总是……” “只要……就……”造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人们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课,揭示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写字就应该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注意“龄”字,左边“牙齿”的“齿”,右边“命令”的“令”),齐读课题。

  还记得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想一想,请你来说)

  (文章主要讲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可贵之处)

  同学们可真会读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就把六个自然段读成了一句话。老师相信,这节课的三个目标,你们一定会完成的更加出色。

  呈现目标:

  1了解樟树的特点,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想人们为什么爱在樟树前合影留念?

  二、民主导学,品读课文,感悟樟树之美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樟树的句子。(请同学们说说

,谁还有补存?)

  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A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眼中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来说一说,随机板书:枝干粗壮树叶稠密)

  B你从这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C你们想不想看看这课樟树?

  (我们亲眼目睹了樟树,你一定会读的更好)

  D大家的读书热情,积极性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大家也来读一读。

  E这个自然段,除了描写它的外形,还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生长特点)

  “四季常青”怎么理解?(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再读这句话,其中还用了一对关联词,如果去掉这对关联词,再读一读,你觉得可以吗?(不可以)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读出它的蓬蓬勃勃。

  F这么美的樟树,想不想让它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呢?(想)请同学们轻轻地合上书,看着画面,把这段话背一背,觉得有困难可以看着书来读。(同学们背的真好,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2、你还划出了哪些描写樟树的句子?

  出示第五自然段:(略)

  A你从这段描写樟树的句子中又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香气永久保持”怎么理解?仔细读这段话,文中有两组句子其实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读一读)这就是樟树的可贵之处。(板书香气永久保持)

  B这一段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树?(石榴树)石榴树与樟树有什么不同?(读一读,体会体会,说一说)

  C这篇文章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通过作比较更突出了樟树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D小结:樟树不仅外形美,四季长青、蓬蓬勃勃,而且还有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那么,这两棵樟树长在什么地方呢?

  3、快速读一读1——3自然段,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它们长在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 宋庆龄很喜欢

它们)

  4、是啊!不仅宋庆龄喜欢,就连参观的人们也喜欢它们,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自然段。

  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呢?(读一读宋庆龄的资料,然后说一说)

  5、小结:是啊!樟树是蓬蓬勃勃地,宋庆龄是永葆青春,斗志旺盛的;樟树有着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作者通过描写樟树来赞扬宋庆龄的伟大人格,这总方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永葆青春 斗志旺盛 一身正气 借物喻人)

  6、让我们带着对樟树的西,喜爱之情以及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

  1、看到樟树图,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2、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樟树不仅外形(蓬蓬勃勃),而且还有(香气永久保持 )的可贵之处。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既表达了人们对樟树的(喜爱 )之情,又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好请在段落前面画“★”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永葆青春 枝粗叶密

  斗志旺盛 四季常青

  坚强不屈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 香气永久

相关文章

很棒的操盘主图(精彩3篇)

1.K线主图:这个主图能添加6条均线,并在左上角显示总股本、市盈率、流通A股、每股收益、主营增长、获利盘、每股收益、资产收益、所属板块信息,并能自动提示跳空缺口及缺口价格。随光标移动会有浮标提示股价及...
教学资料2015-05-09
很棒的操盘主图(精彩3篇)

英国前十名最豪华大学宿舍(优质3篇)

近日,英国权威设计网站Design Curial投票评选出的“年度豪华宿舍Top10”。看看别人家的学生宿舍,还在拼雅思的童鞋,快来看看以下给自己点动力吧~英国最豪华大学宿舍:1 VITA STUDE...
教学资料2016-08-05
英国前十名最豪华大学宿舍(优质3篇)

南北气温的差异说课反思(优秀3篇)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评课这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这部分知识是对初一相关地理知识的复习,...
教学资料2012-01-03
南北气温的差异说课反思(优秀3篇)

公开课《日月潭》教学设计(经典3篇)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
教学资料2013-03-07
公开课《日月潭》教学设计(经典3篇)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通用3篇】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实际上是动物个体或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及其变化的一种适应活动。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都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平时对动物行为有所觉察,但缺...
教学资料2015-07-06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通用3篇】

转经筒转山转水转佛塔

在拉萨,成群结队的信徒一手摇着转经筒,一手捻着佛珠,口中低声念诵着“六字真言”,步履匆匆地走在几条主要的转经道上。转经筒,又称为转经轮,即是将经书装在轮圈与轮筒里,包裹起来。虔诚的信徒认为,每转动一次...
教学资料2014-04-06
转经筒转山转水转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