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1(优秀3篇)

《六国论》教学设计1 篇一

在教学《六国论》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部经典著作。本文将介绍一个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韩非。通过讲解韩非的思想渊源和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写作动机和目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论》中的一些典故和引用,帮助他们理解韩非的思想和观点。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原文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六国论》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章节或段落,让学生阅读原文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如“权谋”、“变法”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论》中的一些案例和故事,帮助他们理解韩非的思想和策略。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写作和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六国论》的意义和启示。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就《六国论》中的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对《六国论》的理解和见解。通过写作和演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意义和启示,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六国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六国论》教学设计1 篇二

在教学《六国论》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部经典著作。本文将介绍另一个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中的权谋和变法思想。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国君、宰相、大臣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六国论》中的权谋和变法情景。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六国论》中的权谋和变法思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六国论》中的实践意义。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一些历史遗迹或政治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六国论》中的权谋和变法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现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权谋和变法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六国论》中的思想和策略。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研究的方式,拓展学生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或文献,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内涵。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讨论或研究小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六国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成长。

《六国论》教学设计1 篇三

《六国论》教学设计1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

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相关文章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优选4篇】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充满了童趣的文章,作者以一个孩童的眼光记叙了一次游历草虫村落的过程。虽然这篇文章学生很感兴趣,但是,以往我的教学中并没有抓住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将孩子们引入草虫的...
教学资料2016-01-02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优选4篇】

教学设计:《月光曲》【最新3篇】

12月份26课教学设计:《月光曲》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
教学资料2011-05-07
教学设计:《月光曲》【最新3篇】

《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最新3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要求:1、认只本课的生字新...
教学资料2012-03-03
《狄仁杰公正护法》教学设计【最新3篇】

浅谈中学生教室环境布置艺术(优秀3篇)

浅谈中学生教室环境布置艺术 摘 要:班级的环境布置不能没有导向,但也要把握好度,切不可过分“功利”。让我们的教室成为潺潺流淌的小溪,不断带给我们新的营养、新的风景。并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让学生鲜活的思...
教学资料2012-03-04
浅谈中学生教室环境布置艺术(优秀3篇)

三字经三才者【最新3篇】

三字经三才者是什么呢?三字经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资料2015-03-08
三字经三才者【最新3篇】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反思 篇...
教学资料2016-05-04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