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优秀3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篇一
标题:数对的应用:确定位置的艺术
引言:
在数学中,数对是由两个数值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确定位置方面。本文将从数对的概念、数对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以及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对的概念
1.1 数对的定义
数对是由两个数值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有序对,通常表示为(x, y),其中x称为横坐标,y称为纵坐标。
1.2 数对的性质
数对的性质包括有序性和独一性。有序性指的是数对中的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独一性指的是数对中的元素是具有唯一性的。
二、数对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2.1 坐标系的概念
坐标系是一个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的平面,用来表示数对的位置关系。通常分为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两种形式。
2.2 数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数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对应于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上的点。通过将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值对应到坐标系上,可以确定数对在平面上的位置。
三、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
3.1 图形的绘制与识别
通过数对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可以绘制出各种图形,并通过数对的数值来识别图形的特征和位置。
3.2 寻找位置与导航
数对可以用于确定在地图上的位置,例如通过给定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一个城市的位置,或者通过给定的坐标来导航到目的地。
3.3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数对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数对的数值可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以及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组织等。
结语:
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对的概念和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绘制图形、识别位置、寻找方位、解决实际问题等。数对的应用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定位和导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篇二
标题:数对的魅力:揭秘数学中的位置密码
引言:
数学中的数对不仅仅是一组数字的组合,更是一种能够揭示位置关系的密码。本文将从数对的性质、数对在平面图形中的应用、以及数对在密码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数对的魅力与神秘。
一、数对的性质
1.1 数对的有序性
数对中的两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有序性使得数对能够准确地表示位置关系。
1.2 数对的独一性
数对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唯一的,这种独一性使得数对能够精确地表示不同位置之间的差异。
二、数对在平面图形中的应用
2.1 构建坐标系
通过数对在平面图形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构建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图形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2.2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数对可以描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通过对数对的数值进行改变,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使得图形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灵活性。
三、数对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3.1 数对密码的加密与解密
利用数对的有序性和独一性,我们可以将一组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加密,从而保护信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解密过程,可以还原出原始的信息。
3.2 数对密码的应用范围
数对密码不仅仅应用于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还可以应用于网络通信、金融交易、军事通信等领域,保障信息的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结语:
数对作为一种能够揭示位置关系的密码,在数学、密码学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理解数对的性质和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对的魅力将继续引领我们进入更加神秘和精彩的数学世界。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篇三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 二 单元 第一课时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将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 . 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2 . 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 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3)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这3个基本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我创设了国庆阅兵的情境,对小学生来说,天安门前的阅兵,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被整整齐齐的队列所吸引。同学们,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接着用一句话“这是参加军训的一个方队,其中的小强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问学生:你知道小强在什么位置吗?“你能不能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同桌交流,可能出现以下说法:第二排第三个、第三排第二个、从左往右数第三竖排第二个,从右往左数第四排第二个、从前往后数第二排第二个从后往前数第三排第三个等等。对于这些说法要引导学生找出各自的不足,引出下文:要想描述的既准确又简练,那就需要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出行和列。这时,我就会顺势引导学生说出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并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哪是列,哪是行。告诉学生确定列一般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数,并让学生找一找哪是第一列,第二列等等。确定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了列和行的概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二)探索新课
下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环节,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数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新课标也特别强调知识建构的重要性。因此,我在设计本环节时,设计了4个生动有趣又富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首先说一下教学重点的突破
1 问题一:你能不能用列和行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
学生已经有了列、行的概念,他们可以顺利的说出张亮在第3列,第2 行,也许有的学生会说在第3行,第2列。这时,我就会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紧接着再让学生说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2 . 在学生能用语言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具体的情境图变成了点图,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以观察具体的直观图形为基础提高其能力,变成比较抽象的点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找一找此图中的第一列第一行以及小强等同学的位置,此处是深化基础。接着引导学生对比此种表达方法与一开始自己的表述,让学生说一说感受。学生会说此法简洁准确。而此时我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其实这还不是最简练的方法,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学生在经过讨论后,得出自己的方法,比如:图形、符号、数字等等。在进行全班交流时,只要有想法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进行总结:我发现你们这些方法有相同之处,你发现了没有?最后得出统一标准:第三列第二行写作(3,2),前面的3表示第几列,后面的2表示第几行;中间用逗号隔开,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数学上就叫做数对,同时板书课题。
然后,再以小刚等同学的位置为例,用数对来表示,加强巩固。
虽然这里直接告诉学生数对也未尝不可,但数对产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就不能为学生所真切感受。我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既有方法的繁琐和不便,从而催生出数对的雏形,学生也就经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3.问题三:
第3个是小游戏“快速找药”,这个游戏是对课后题进行了改进。以男女对抗赛的形式进行。台下的同学说出某种中药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大声读出来;台上的同学按所说的数对找出相关的中药。这个小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开心的对多学知识进行巩固。
4.问题四:用数对表示班级学生的位置
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不仅这些中药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像我们的座位也可以用数对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我们班的每个同学的位置吗?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说一说,写一写,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检查过程中注意特殊数对的教学。请同一行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数对。例如:(3,1),(3,2),(3,3),(3,4),(3,5),(3,6),并观察这些同学的位置和数对,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同一列数对的特点。接着让学生猜测同一行的数对(1,2)(2,2),(3,2),(4,2),(5,2),(6,2)有什么特点。最后验证总结同一行数对的特点。最后一组数对是(1,1)(2,2),(3,3),(4,4),(5,5),(6,6),方法同上。
下面是教学难点的突破:
学习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在难点上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3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并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1.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读懂方格图,确定第一列第一行。
2.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经验应用到例2中来,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
3.让学生表示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4.设置疑点:能不能马上找出小红的位置(5,x)此部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三)巩固应用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设计了两个练习,请看:
1, 看图填空
2, 国际象棋。
(四)回顾总结,拓展视野。
第4个环节是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也是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环节,因此我在学生回顾总结后,自然引出地球经纬线的知识,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生活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力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当然说课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 和 老师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