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优选3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为幼儿园设计了一堂有趣的语言活动课。
活动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 学习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食品。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图书、视频等教具。
2. 粽子的模型或图片。
3. 竹叶、彩色纸、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15分钟):
通过图书阅读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食品,如包粽子、赛龙舟等。
3. 制作(20分钟):
分组让幼儿制作彩色的纸粽子,可以使用竹叶、彩色纸、颜料等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表演(15分钟):
让每组的幼儿上台展示他们制作的彩色纸粽子,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
让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2. 粽子品尝:
在课后准备一些粽子,让幼儿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增加他们对端午节食品的了解。
通过这样一堂有趣的语言活动课,幼儿不仅能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习俗,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家庭作业和粽子品尝活动的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感受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为幼儿园设计了一堂有趣的语言活动课。
活动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 学习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食品。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图书、视频等教具。
2. 粽子的模型或图片。
3. 竹叶、彩色纸、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15分钟):
通过图书阅读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食品,如包粽子、赛龙舟等。
3. 制作(20分钟):
分组让幼儿制作彩色的纸粽子,可以使用竹叶、彩色纸、颜料等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表演(15分钟):
让每组的幼儿上台展示他们制作的彩色纸粽子,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
让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2. 粽子品尝:
在课后准备一些粽子,让幼儿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增加他们对端午节食品的了解。
通过这样一堂有趣的语言活动课,幼儿不仅能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习俗,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家庭作业和粽子品尝活动的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感受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的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1)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的物品名称。
教师:请你们仔细看看书的第
13页,谁能说说画面上有什么?(2) 教师逐一介绍画面上的内容,并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物品的作用。
(3) 教师再次提问:什么时候人们会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呢?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教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呢?都是因为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教师: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的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呢?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一遍,请幼儿边听边指出书中和儿歌内容对应的图片。
(3)引导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跟着教师朗诵儿歌。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