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精选6篇】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一
课题:草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1. 了解草原的概念与特点,认识草原的重要性;
2. 掌握草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保护草原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草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草原的概念及特点。
2. 讲解草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组成,以及草原上生活的动植物种类等内容。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4. 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 草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课件和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学生分组讨论的题目和指导方案。
教学作业:
1. 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学习的草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写一份小结;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草原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并写一份心得体会。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对草原概念的理解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表达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草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环保意识的培养程度。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二
课题:草原上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2. 掌握草原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草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2.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上的动植物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草原动植物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草原动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2. 讲解草原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原上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 草原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课件和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3. 观察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动植物标本。
教学作业:
1. 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学习的草原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并写一份小结;
2. 鼓励学生在草原上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实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对草原动植物分类和特点的理解和观察实验的表现等;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草原动植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和意识。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
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
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草原的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
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
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
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
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
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
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
(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
(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
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
“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一个“吹”字则写出了速度之快、动作之轻盈飘逸。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虹在向我们飞。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则又使静静的草原在我们的心中动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们参观者有怎样的心情?高兴、欢快。你能将这份喜悦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陈巴尔旗草原美,同学们的描述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课下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只有心相同,才会“握手再握手”,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主客人都舞的舞、唱的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能将这段文章满含深情地读出来吗?
三、课外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四
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五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难点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师准备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原辽阔的境界。
2、同学们在电视中见过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关草原的资料少自己了解的草原。
下面,我们随著名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大草原,去领略、感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自独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以轮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时注意正因及把长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自由结成学习伙伴,去游览美丽的草原,注意不要走马光滑,在美景中要仔细观赏。游览后向大家汇
(1)你们觉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2)选一种恰当的汇报方式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读、画画、唱歌、吟诗等)
三、汇报交流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汇报给大家吧。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引导
(1)“在天底下,一笔千里,而并不茫茫。”(可联系《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崔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可厨师草原风光图画两幅,一幅为大写意画,一幅为工笔画。请学生辩别那幅画是“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四、品味语言
1、看得出,同学们已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1段,并把你喜欢的语句画出来,仔细品味品味。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赏读。
2、学生自由读,说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注意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1段。(指名背——齐背)
4、抄写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六年级上册《草原》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方法,如运用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像描述等方式向全班讲解。
三、揭示中心,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四、查阅资料,拓展创新
1、通过网络教学课件,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草原新貌并设计草原未来。
2、学生留言。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自觉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并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实时交流。
五、作业
以4个人为一小组,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