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经典3篇】

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将相和》这篇古文的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将相和》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 难点: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理解这篇古文,把握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将相和睦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这篇古文的兴趣。

2. 学习《将相和》:带领学生认读课文,解释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各自发表看法。

4. 朗读:让学生依次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语音语调。

5. 课文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6.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表演形式,让学生感受将相和睦的情感。

7.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作者意图,进行思维导图或写作练习。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将相和》这篇古文的主题思想,掌握关键词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将相和》这篇古文的部分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将相和睦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和团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背诵《将相和》的部分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唐诗宋词中的友情诗句引入《将相和》,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2. 学习《将相和》:逐段教授学生背诵《将相和》的内容,解释词语含义。

3. 诗歌欣赏:播放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古文中的音乐之美。

4.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表演《将相和》中的情节,体验将相和睦的情感。

6. 诗歌赏析:分析《将相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文。

7.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个人感悟或小结。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背诵《将相和》的部分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 篇三

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18将相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定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准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引导学生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初读课文,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战必胜。形容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以及存在的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给文章列小标题。

  2.交流,完成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四、找准矛盾点,抓住探究主题

  1.看课题,既然是“和好”,那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找出文中那句关键的话来。

  2.找到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

  “我是赵国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倒爬到我头上去了。哼,碰见他,我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3.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他的职位该不该比廉颇高?这就是咱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精简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一)作者:张敏生教案首页 课题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课时5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理解知道什么...
教案大全2014-01-07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精简3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优秀3篇)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
教案大全2014-09-0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优秀3篇)

《再别康桥》课文教案【实用3篇】

教学目的: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教学重点: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从诗的意象中把...
教案大全2017-05-03
《再别康桥》课文教案【实用3篇】

教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优秀3篇)

一、产生根源—精神自由(老庄) 二、中国山水画透视的特点: 三、中国山水画的几种透视法。 关于透视原理,在我国文献上很早就提出来了。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句话:“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
教案大全2011-09-08
教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优秀3篇)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班音乐教案【经典3篇】

设计思路: 本届活动是大班的音乐活动,此歌曲可以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也可以使幼儿掌握4/2拍得音乐更加的熟练,从而体验歌曲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与教师同伴合唱的乐趣...
教案大全2017-04-07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班音乐教案【经典3篇】

二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简3篇】

第六单元 乘法口诀(二)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P72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2 —6乘法的推导方法,学习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
教案大全2011-08-09
二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