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二生物教案(精简3篇)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二生物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互补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基因互补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 遗传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和实验结果;
3. 基因互补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和应用;
4. 遗传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体会遗传规律;
3. 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想碰撞。
五、教学过程
1. 学习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基因的结构;
2. 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相关实验;
3. 学习基因互补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 讨论生物现象中的遗传规律,引发学生思考。
六、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遗传的基本规律;
2. 布置相关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3. 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二生物教案 篇二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原因。本篇将重点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互补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它包括了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性定律。通过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基因的隔离传递和自由组合传递,以及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遗传规律。这些规律为我们解释后代性状的遗传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因互补定律指的是两个基因座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一个纯合子缺少了一个基因座上的两种等位基因,另一个纯合子缺少了另一个基因座上的两种等位基因,两者交配后所得的子代都是杂合子。这说明了基因之间的互补关系,为我们理解基因互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在同源染色体的亲本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渗透过程中会发生随机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基因组合。这样,子代所表现的性状将会呈现出多样性,为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提供了基础。
通过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互补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帮助我们解释生物现象,还为遗传疾病的研究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规律,不断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二生物教案 篇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二生物教案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本小节在编排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三个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其他两个遗传定律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理解:(1)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
(2)豌豆杂交的过程;
(3)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应用:能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简要的遗传图解。
能力目标
1、通过从性状分离的现象到实践的分析,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实验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重点及落实方案
重点
1、豌豆的杂交过程。 2、孟得尔采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的特点;
3、遗传图解的简要书写。
落实方案
1、采用举例、讨论、多媒体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3、根据课本表6—2的已知条件,当堂练习遗传图解的写法,并订正。
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
1、各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豌豆植株与种子的关系;
3、遗传学的各种表示符号。
突破策略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进行知识的迁移;
2、通过正反例证来明确相对性状的概念; 3、穿插小故事增强记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任务分析
本节课概念多,符号多,学生不易掌握,所以从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初中学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内容上。教材前部分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探究,本节是在生物个体上进行探究,跨度大,要做好过渡。
学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做好笔记;
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思维训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复习上节课的经典实验,从时间的顺序上理解孟德尔的杰出贡献;
2、通过对孟德尔生平的介绍,体会他用豌豆的成功之处,并了解他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达成]1、出示几个经典实验的时间顺序,点出孟德尔的伟大之处:在不了解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时候,就研究总结出了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投影显示孟德尔相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①孟德尔简历说明了什么? ②为什么孟德尔采用豌豆会获得成功?
③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是什么? ④什么是相对性状?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是什么?(把问题提出来,不用一次全部解答,分散贯穿在全课之中,让学生思考,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在随着教学的开展,学习有关内容后,可以分别做出解答:
①孟德尔:奥国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3年后修毕。43岁时在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自己研究豌豆杂交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自然界。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科学、思想和精神财富。他的`刻苦研究精神将是永存的。
②豌豆特点:a.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植物。b.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差别显著。
③孟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杂交法。
④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可展示p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所获f1代的种子,播种后均为高茎;f1自交,所获f2代的种子,播种后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
②讲解p、f、、×、♂各字母及符号的遗传学含义。
③介绍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突出讲解“杂交”的过程。
④请学生按小组讨论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特点,并推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
⑤教师总结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讨论后所形成的意见,结论如下:
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
通过对课件的再一次展示,分清以下概念:
显性性状:杂交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杂交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交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⑥投影显示孟德尔7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统计表,分别对表中的(除了茎的高度)六对相对性状用遗传图谱写出来。并请学生计算显隐性之比,对计算的情况进行总结。可进一步明确: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设想:如果豌豆的另一对相对形状的f2也出现3:1,是否可以判断亲本的显隐性呢?)
课堂练习:(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1、性状、相对性状的正反例证的举例、判断;
2、写遗传图解,能在图中说明各符号的代表意义,并指出在这一遗传图中,研究的性状是什么,其中显、隐性状怎样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豌豆的特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法、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等;并发现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附:板书设计:
一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试验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①孟德尔 ②豌豆特点 ③杂交法 ④相对性状 ⑤孟德尔杂交法特别之处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