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教案(通用2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

  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干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让同学们观察左边的天平;天平的左盘内有一个大砝码和2个小砝码,右盘上有5个小砝码,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盘的质量相等。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砝码的质量,1表示小砝码的质量,那么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两盘内物体的质量关系。

  初中数学教案 篇2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

  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具体的函数作准备的,从本节开始,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顺序讲述的,通过这些具体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悉函数的知识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函数?

  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3、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

  新课讲解:

  可以选用提问时学生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直接采用教科书中的四个函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实际上均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s=3t等。观察时,可以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明确这些式子表示函数关系后,可指出,这是函数。)

  (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在学生分清后,可指出,式子中等号左边的y与s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字母x与t是自变量。)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这题牵扯到有关整式的基本概念,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也就是等号右边的式子,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x的一次式是kx+b(k≠0)的形式。)

  由以上的层层设问,最后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

  (1)x是变量,k,b是常数;

  (2)k≠0(当k=0时,式子变形成y=b的形式。b是x的0次式,y=b叫做常数函数,这点,不一定向学生讲述。)

  由一次函数出发,当常数b=0时,一次函数kx+b(k≠0)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我们把这样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在讲述正比例函数时,首先,要注意适当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小学数学是这样陈述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写成式子是(一定)

  需指出,小学因为没有学过负数,实际的例子都是k>0的例子,对于正比例函数,k也为负数。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4节练习第1题.

  初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二次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初中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

  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

  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

  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xx页x、x、x第xx页x组x

  (二)选做题课本第xx页xx组x

  初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则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当自变量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60叫做这个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1)————

  (2)————

  (3)————

  (4)————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习题13.2A组2、3、5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教案 篇8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础。这类课一般采用“导学导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在移项法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渗透化归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自学、讨论、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难点:

  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分别是(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设计意图:大部分同学会用算术法(答案代入法)来解答的,而这类问题我们如何用方程来解答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巧妙过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移项法,明确移项法的依据,会解形如ax+b=cx+d类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建立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也验证了本节课学生自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导教导学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问题2到例3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问题2和例3的格式正确解答问题)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教师巡视,对自学速度慢的、自学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给以暗示和帮扶,有利于自学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合作交流一)教材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分法这批书的总数就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这批书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书)

  【总结提升】解决“分配问题”应用题的列方程的基本要点:

  A.找出能贯穿应用题始终的一个不变的量.

  B.用两个不同的式子去表示这个量.

  C.由表示这个不变的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每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同,反馈的意见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学生对课本例题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动自愿的方式,一个小组主讲,其它小组补充。

  (变式训练1)某学校组织学生共同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3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只设列即可)

  (变式训练2)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各多少?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学生对“分配问题”应用题掌握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列方程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会带着“如何解这类方程?”的好奇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合作交流二)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板书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师: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

  (出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与课题对照渗透转化思想)

  (基础训练)抢答: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设计理念:让各个小组凭着势力去抢答。这五个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习题分层设计且成梯度分布。

  【归纳板书】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移项,(2) 合并同类项,(3) 系数化为1

  (综合训练) 解下列方程(任选两题)

  设计理念:第(2)、(3)两题未知数系数是相同类型的,所以让学生任选一题即可。通过综合训练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去解方程了。

  (中考试练)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设计理念:通过本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中考在本节的考点,同时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抓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四)我总结、我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谈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节课获得的知识、解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见。

  (五)当堂检测(50分)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车去观看“上海世博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答题,教师巡回检查,对先答完的学生进行及时批改,并把得满分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后解答完的学生的检测进行评定,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六)实践活动

  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先在组内交流,选出组内最有创意的一个记在题卡上,自习在全班进行展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

  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

  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

  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

  (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初中数学教案 篇10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样的结论?

  反之,满足什么条件的两直线是平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从实验到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

  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第四环节:

  登高望远;第五环节:巩固提高;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效果:

  从勾股定理逆向思维这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探究

  下面有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1.这三组数都满足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组数。

  意图: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结论;在活动中体验出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效果:

  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实验结果发现:①5,12,13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从上面的分组实验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内容2:说理

  提问: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这个发现。你认为这个发现正确吗?你能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意图:让学生明确,仅仅基于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进一步通过说理等方式使学生确信结论的可靠性,同时明晰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事项:为了让学生确认该结论,需要进行说理,有条件的班级,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让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活动3:反思总结

  提问:

  1.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勾股数呢?

  2.今天的结论与前面学习勾股定理有哪些异同呢?

  3.到今天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过今天同学们合作探究,你能体验出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该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

  内容:

  1.下列哪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说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确定

  解答:B

  3.如图1:在 中, 于 , ,则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解答:C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 (图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解答:A

  意图:

  通过练习,加强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认识及应用

  效果

  每题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5分钟),并指出各题分别用了哪些知识。

  第四环节:登高望远

  内容:

  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2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都应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3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轮船,航行240海里时方位仪坏了,凭经验,船长指挥船左传90,继续航行70海里,则距出发地250海里,你能判断船转弯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转弯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图: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该定理。

  效果: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以便于计算。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

  内容:

  1.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E、△DEF、△BCF、△BEF

  2.如图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图4 图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图:

  第一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题在于考查学生如何利用网格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效果: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够快速做答并能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网格的应用。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

  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总结出:

  1.今天所学内容①会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从今天所学内容及所作练习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①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②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③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便于计算。

  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总结出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古至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4第1,2,4题。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维模式引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是否能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练习。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从中体验任何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善于对公式变形,便于简便计算。

  4.注重对学习新知理解应用偏困难的学生的进一步关注。

  5.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论证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学生整体水平较高,因而本设计教学容量相对较大,教学中,应注意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初中数学教案 篇11

  一、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李雅芳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二、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平、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学生在书写方面有很大进步。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初中数学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学习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一、学习过程:预习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一)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二)平行公理及推论

  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平行,则EF与AB平行吗?为什么?

  二、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4、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初中数学教案 篇13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不同类别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同班、同年级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对同一个班内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优、中、差生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合讲分练,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分层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各得进步。

  二、分层教学必要性分析

  1、教学现状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习,这样,在同一班里,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实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社会培养各种层次的有用之人。

  2、新课程改革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到“引”;知识技能掌握理念的转变——从“满堂灌”、“书山题海”到“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强调自我的情感体验;教材观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材变成我们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评价机制的转变——从“唯分数论”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但也是现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

  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大优生的学习面。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采用针对性的.矫正和帮助,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及时反馈,从中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3、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存在的,特别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都有所不同,还有社会因素(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这些原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也是正常的。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个体差异

  (1)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人记忆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较差;有的人记忆力较差,却推理能力过人。

  (2)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状况不一样:有的学生数学十分优秀,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数学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

  4、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产全“顾中间、丢两头”。如不因材施教,就使部分学生就成了陪读、陪考。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可能变成了后进生。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

  家庭、社会、学生、学校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其中有50%的原因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我们的基础教育既要注意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进行分层教育确有必要。

  5、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按照教育家达尼洛夫关于教学过程的动力理论之说,认为只有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才可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从而加快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这两者的统一关系若被破坏,就会造成学业的不良后果。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由他们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发展水平与对某项学习的具体准备状态所决定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范围,决定了学业不良学生要取得学业进步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易变的因素,使学生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实际可能性水平,从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加快学习成绩提高或降低的速度。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是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的一种极好的手段,使它们之间能相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三、分层教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

  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2、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3、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

  五、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

  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

  ①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②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

  ③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④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

  ⑤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止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⑥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

  (一)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础。学生的分类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

  初中数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庇么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痹诖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北窘诳挝颐蔷屠匆黄鹧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2)2x-3;(3)-7;(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2)a-b;(3)a2+b2;

  (4)(a+b)(a-b);(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钡玜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绷秸呙飨圆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比绲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2)(a-1);(3)(5a+7);(4)a2+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2)(m)m个

  三、课堂练习

  1鄙杓资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

  (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

  (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庇么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庇么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2);(3)2x2+2;(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痹跹列代数式?2绷写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五、作业

  1、庇么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币阎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

  (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法探究

  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有没有规律.

  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

  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

  解:=99a+b(cm)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教案 篇15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

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初中数学教案 篇16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

  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

  (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

  (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 篇17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初中数学教案 篇1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案 篇19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也是后继内容学习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

  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平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案 篇20

  一、课题

  27.3 过三点的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2.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难点: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探索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授

  1.过已知一个点A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2.过已知两个点A、B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3.过已知三个点A、B、C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思考、交流后,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探索成果,在展示后,接受其他学生的质疑.

  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一个圆,并且这样的圆只有一个.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给出三角形外接圆的概念: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例:画已知三角形的外接圆.

  让学生探索课本第15页习题1.

  一起探究

  八年级(一)班的学生为老区的小朋友捐款500元,准备为他们购买甲、乙 两种图书共12套.已知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分析:带领学生完成课本第13页的表格,并完成2、3 问题,使学生清楚通过列表可以更好的分析题目,对于情景较为复杂的问题情景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解题.另外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在应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当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后,还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

  (二)、小结

  七、练习设计

  P15习题2、3

  八、教学后记

  初中数学教案 篇21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进位加法》教案(优秀3篇)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
教案大全2017-08-06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进位加法》教案(优秀3篇)

安全教育教案(推荐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教案大全2018-07-04
安全教育教案(推荐6篇)

体育田径全套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田径全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体育田...
教案大全2013-08-02
体育田径全套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①观...
教案大全2019-06-03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论语》第二课时学案【精彩3篇】

《论语(第二课时)》学案。组名: 姓名: 乐学( )善学( )勤学( )【学习目标】:1、理解后五则 课文 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2、重点字词释义。【学习重点】: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
教案大全2012-05-04
《论语》第二课时学案【精彩3篇】

《找规律》教案设计【优选3篇】

《找规律》教案设计 阳泉矿区红岭湾小学 李永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15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n...
教案大全2013-09-06
《找规律》教案设计【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