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教案【通用3篇】

苏轼《定风波》教案 篇一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诗作被后人称为“苏轼词”,其中《定风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定风波》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定风波》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作品创作背景;

2.理解《定风波》的意境和主题;

3.掌握《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苏轼生平及《定风波》的背景介绍;

2.《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分析;

3.《定风波》的意境和主题探讨;

4.《定风波》的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剖析;

5.学生诗歌创作和朗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定风波》的兴趣;

2.讲授:老师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定风波》中的重要诗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创作:学生进行《定风波》风格的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5.朗诵:学生进行《定风波》诗歌朗诵,展示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诗歌创作: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和创新意识;

3.朗诵表现:评估学生在诗歌朗诵中的表现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的《定风波》,并在诗歌创作和朗诵中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苏轼《定风波》教案 篇二

苏轼的《定风波》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定风波》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份《定风波》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理解《定风波》的意境和主题;

3.掌握《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苏轼生平及《定风波》的背景介绍;

2.《定风波》的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分析;

3.《定风波》的意境和主题探讨;

4.学生诗歌朗诵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音乐、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定风波》的兴趣;

2.讲解:老师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定风波》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

3.朗诵:学生进行《定风波》的诗歌朗诵,展示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定风波》中的重要诗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情感表达: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定风波》的情感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朗诵表现:评价学生在诗歌朗诵中的表现和感染力;

3.情感表达:评估学生对《定风波》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苏轼的《定风波》,并在诗歌朗诵和情感表达中展现自己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愿《定风波》的美好与深刻感动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

苏轼《定风波》教案 篇三

苏轼《定风波》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苏轼词语言上的美感。   2.学习《定风波》,体会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哲理意味。 【课文提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出身于颇有文化修养的家庭。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矛盾而统一地存在于他的世界观的各方面。   2,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其作品体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散文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杰出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3,苏轼词作打破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扩大题材,提高意境,形成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风格,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先河。他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得志,22岁一举高中,名动京华;他仕途波宕,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眼中所见无一坏人;他淡泊名利,居庙堂之高时,念念于归隐渔樵,处野域蛮荒时,恬然自适于陋室粗食;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苏轼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他的旷达胸怀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人生模式,他的“自成一家”的诗词也开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   4,《定风波》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称《定风流》《定风波令》。前片五句,后片六句,共62字;句句押韵:前片1、2、5句和后片3、6句押平声韵;其余六句押仄声韵。 【朗读课文】《定风波》 【课文分析】   一、导入:苏轼创作词的时候,面对的正是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的局面,苏轼以雄健之笔,使豪放词异军突起。苏轼的豪放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们来齐读这首词,再来感受一下这震铄千古的豪放名篇的恢弘气势。 1、请同学们感受东坡词的豪放气势了,结合着《念奴娇·赤壁怀古》来归结一下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写景:博大壮阔、气象恢弘。抒情:豪迈奔放。) 认识: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是,同学们,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博大壮阔、气象恢弘。在抒情上:豪迈奔放这一类呢?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下面我们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风波》。 二、鉴赏《定风波》 1.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感受。 2.鉴赏分析。 明确:在一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去郊游。正在高兴时,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都连连抱怨天公不作美,纷纷找地方躲雨。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他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地走着。同行的人都笑他疯癫。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写出了词人当时的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风格。   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于“莫听”二字,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事,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作者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虽然轻便,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词人认为以轻松旷达的心情面对“风雨”,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退隐躬耕生活的仰慕。但是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   自然和仕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 3、重点评析: (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 ①、苏轼的词在形式上突破传统音律的限制,很方便地把诗的`语言、散文的语言、甚至是口语融入词中,使它满足于自己抒发情感的需要,“谁怕”“微冷”“归去”去掉,就是一首诗。(多媒体展示去掉“谁怕”“微冷”“归去”后形成的诗)但是同学们读一读,感觉一下,如果去掉“谁怕”,表达效果一样不一样? 明确:情感的力度不同,用反诘的语气,起强调的作用,突出了自己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②、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要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 ③、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以苏轼的才学,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文名冠一时,但他的五尺之躯却不见容于当权者。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明确: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最后到偏远的儋州,今海南岛。“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就是苏轼的旷达。 (二)、鉴赏下片: ④、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下片前三句的内容,看谁描述得有文采。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 ⑤、刚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却山头斜照,想一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 明确:⑴、应该还包含政治上的晴雨不定。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

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 ⑵、这种理解与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表现的情绪以及东坡一贯的气质并不吻合。这里要表达的是,风雨没有改变我苏东坡,我回头看我走过的路,虽然经过一段风雨的萧瑟遭遇,但是,对我而言,“也无风雨也无晴”,晴天也好,雨天也好,我都能泰然处之,任其自然。 ⑶、我们谈论苏轼,不仅要品其文,还要悟其人,以一种坦荡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生齐诵《定风波》) 4、小结:立意的高远、气势的恢弘成就着苏轼的豪放,而婉约含蓄之作,也为苏轼的创作增添了多彩亮丽的一面。无论他的豪放还是他的婉约都具有新人耳目的魅力。请大家课后自习苏轼的婉约词。 【课后作业】 背诵全诗

相关文章

防溺水安全六不一会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溺水安全六不一会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防溺水安全六不...
教案大全2014-01-02
防溺水安全六不一会教案【最新6篇】

登高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高教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案大全2012-04-06
登高教案【优质6篇】

教案:兰亭集序(优质3篇)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 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
教案大全2016-09-08
教案:兰亭集序(优质3篇)

师库网免费教案更新:3月19号(优质5篇)

师库·《摩擦力》教案1 师库·Unit 3《Going places》教案2 师库·《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教案 师库·《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教案大全2018-09-01
师库网免费教案更新:3月19号(优质5篇)

小学美术水粉教案(优选5篇)

小学美术水粉教案《色彩的和谐》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本课以卧室与别墅作为范画,运用暖色和冷色的两种对比,让学生感受和谐色给人的舒适感。本课是色彩基础课,课程结构内容包括:邻近色的概念,在色...
教案大全2013-01-04
小学美术水粉教案(优选5篇)

小班教案认识水果(精彩5篇)

吃水果之前,让我们从认识水果开始。小班教案认识水果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班教案认识水果一:活动目标:1、 通过各种感官分辨不同的水果。2、 在活动中感受分享的快乐。3、初步理解...
教案大全2017-05-03
小班教案认识水果(精彩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