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精简3篇】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篇一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溶液的组成,即溶质和溶剂的含量比例。而溶液的组成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进行描述,其中最常见的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首先是质量分数,它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比例。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例如,如果一个溶液中含有20克的盐溶解在100克的水中,那么盐的质量分数就是20%。

其次是体积分数,它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比例。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需要注意的是,在液体中,溶质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体积分数通常用于气体溶液的描述。例如,如果一个气体溶解在100毫升的水中,且气体的体积为10毫升,那么气体的体积分数就是10%。

最后是摩尔分数,它是指溶质的摩尔数占溶剂和溶质摩尔数总和的比例。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摩尔数 + 溶质的摩尔数)。摩尔分数通常用于描述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例如,如果一个溶液中含有2摩尔的盐和3摩尔的水,那么盐的摩尔分数就是2 / (2 + 3) = 0.4。

在实际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来描述溶液的组成。质量分数适用于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情况;体积分数适用于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情况;摩尔分数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数关系。通过掌握这些表示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溶液的组成,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篇二

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来描述。其中,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首先是质量分数,它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比例。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质量分数是描述溶液浓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用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比例。例如,如果一个溶液中含有30克的盐溶解在120克的水中,那么盐的质量分数就是30 / (30 + 120) = 0.2。

其次是体积分数,它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比例。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体积分数通常用于气体溶液的描述,可以忽略溶质的体积。例如,如果一个气体溶解在100毫升的水中,且气体的体积为10毫升,那么气体的体积分数就是10 / 100 = 0.1。

最后是摩尔分数,它是指溶质的摩尔数占溶剂和溶质摩尔数总和的比例。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摩尔数 + 溶质的摩尔数)。摩尔分数是描述溶液浓度的重要方法,可以用来表示溶质和溶剂的摩尔比。例如,如果一个溶液中含有2摩尔的盐和3摩尔的水,那么盐的摩尔分数就是2 / (2 + 3) = 0.4。

通过掌握不同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溶液的组成,从而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反应过程。在化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熟练掌握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这些表示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篇三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

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 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用品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2、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各多少克?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它们之间的换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有了初步的了解。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归纳

第一节 数的认识本节知识点总结:1.自然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2.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3.倍数和因数:4x5=2...
教案大全2014-08-07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归纳

科学六上《建高塔》教案(优选3篇)

6、建高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经历塔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稳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
教案大全2013-06-09
科学六上《建高塔》教案(优选3篇)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精简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掌...
教案大全2015-03-01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精简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经典3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2.能正确、较快地阅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
教案大全2019-07-08
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经典3篇)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最新3篇)

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P115—116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联想推理、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初...
教案大全2012-04-03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最新3篇)

《秦岭—淮河线》教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它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两侧地理景...
教案大全2018-02-08
《秦岭—淮河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