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设计【优选3篇】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结构的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3. 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
1. 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原子的结构组成:介绍原子核、电子云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3. 电子排布规律:讲解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规律,包括主能级、轨道和电子数的关系。
4.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规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学习原子的基本概念:讲解原子构成及其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
3. 探讨原子的结构组成: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组成。
4. 学习电子排布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帮助他们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
5. 理解元素周期表: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规律性,加深对元素性质的认识。
6.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展示他们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检验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情况。
3. 小测验评价: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结构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分子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能够解释物质的不同状态及转化过程
教学内容:
1. 分子的基本概念:介绍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基本单位,讲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区别。
2. 分子结构的探究:通过示意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3. 分子性质及应用:讨论分子的性质,如极性、溶解度等,并探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物质的状态和转化: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不同状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以及物质状态间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物质和物质状态,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学习分子的基本概念:讲解分子的构成和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形成过程。
3. 探究分子结构:通过实验和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相互作用。
4. 学习分子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探讨分子的性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5. 理解物质状态和转化:讨论不同状态的物质特性及其转化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观察。
6. 总结与应用: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探讨物质构成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2. 案例分析评价:通过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应用能力。
3. 学习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价其对物质构成的理解程度。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掌握分子结构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提供基础和启发。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设计 篇三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构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和使用,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3)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4)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5)了解化学式的涵义,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知识复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没有系统复习,故学生对本章知识在理解和运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理念: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投影展示】
二、专题讨论【重点提炼】
1.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从微粒的观点认识和区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有改变;但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即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3. 关于原子结构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3)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
结构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粒子
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联系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5. 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倾向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 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性质稳定 稳定
6.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化合价 离子
表示
方法 用+1,+2,-1,-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1”不省略) 用+, 2+,-,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略不写)
实例
Na、Mg、Al、Cl、OH、SO4 Na+、Mg2+、Al3+、Cl-、OH-、SO42-
联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书写位置不同
7.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上:(1)表示某物质;(2)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8.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这一规律,可以应用化合价解决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
(1)检验化学式的正误;
(2)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书写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9.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乘积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典例分析 【思路点拨】
例1.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汽中都存在碘的微粒,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实验事实说明了 ( )
A.微粒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C.微粒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2.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在容器外壁划一条线,然后向水中放人一块蔗糖,再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在原来那条线的 (填“上方”或“下方”)。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 (填“上升”或“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
例3.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例4.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新课标第一网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通过此表,可以总给出的规律有:
(1) , (2) ,
(3) , (4) 。
例5. 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知道哪些信息(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请写出三点:
(1) ;(2) ;(3) 。
例6.由Na2SO4、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23% B.32.6% C.46% D.无法确定
四、牛刀小试【练习实践】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
(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
2.由某科技节目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一个H3+粒子中含有 质子, 个电子。
3.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是指 ( )
A.铜元素 B.铜单质 C.氧化铜 D.铜原子
4.甲醛(化学式为CH4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水分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5.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Na+比Na多一个电子 D.Na+最外层电子数为稳定结构
6.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它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物 D.它是一种单质
7.在符号2H、2SO2、2Ca、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食盐水;③水;④高锰酸钾;⑤洁净的空气;⑥液氧;⑦二氧化锰;⑧铁粉;⑨澄清石灰水;⑩碱式碳酸铜10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其中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有 ;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物质为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纯净物为 。9.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
(1)2H ;(2)S2– ;
(3)2Ca2+ ; 。
10.用化学符号表示:磷元素 ;2个硫原子 ;钠离子 ;n个镁离子 。
11.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就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发生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⑴ ;
⑵ 。
12.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牛奶含钙丰富而又易吸收,且牛奶和钙的比例适中,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右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一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包装标签中脂肪≥3.3 g,是指100 mL牛奶中含脂肪质量至少要3.3 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 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