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二年级《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篇一

为了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想象能力,我设计了一堂以《画家与牧童》为主题的语文课。通过这堂课,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画家与牧童》这首诗歌;

2. 能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想象画家和牧童的生活场景;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背诵《画家与牧童》这首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中的描写,让学生产生共情,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初步呈现:播放《画家与牧童》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朗读诗歌:教师朗读《画家与牧童》,并解释生词和生词词语;

3. 分组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表演诗歌:学生进行小组表演,通过表演诗歌来理解诗歌内涵;

5. 诗歌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6. 诗歌背诵:学生背诵《画家与牧童》,培养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并背诵《画家与牧童》这首诗歌,还能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想象画家和牧童的生活场景,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和讨论,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二年级《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篇二

在这堂以《画家与牧童》为主题的语文课上,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画家与牧童》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能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想象画家和牧童的生活场景;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画家与牧童》这首诗歌,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中的描写,让学生产生共情,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诗歌导入:教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画家与牧童》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预习;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画家与牧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诗歌赏析:教师分段解读诗歌,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4. 诗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通过表演来理解诗歌内容;

5. 诗歌创作: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6. 诗歌背诵:学生背诵《画家与牧童》,培养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以《画家与牧童》为主题的语文课,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还能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想象画家和牧童的生活场景,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和创作,培养了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篇三

二年级《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

  一、喜欢画画吗?都知道哪些著名的画家?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描写著名画家戴嵩的故事的课文。

  1、齐读课题:发现了什么?想向老师提个什么问题?(画家和牧童)

  2、是啊,为什么老师要将“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而把“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呢?猜猜看?

  3、究竟老师该不该这样写呢?让我们一起研究完课文,也许我们就找到答案了。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朗读一遍。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巩固生字书写。(考虑课件)

  四、讲读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 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再读一遍。要求:把文中出现的人物用 框出来。

  (2)都写了哪些人?在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能简单说说为什么吗?

  2、深入探究,研析人物。

  (1)出示戴嵩《斗牛图》:仔细看看图片:你能从图上感觉出什么?

  其实,戴嵩在画这幅《斗牛图》之前还画过一幅呢。那么,他是怎样画第一幅图的.呢?读读课文,把描写戴嵩画第一幅《斗牛图》的句子用“ ”勾出来。

  (2)研读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A、练读句子:读出了什么?

  B、怎样读才能突出戴嵩的画技高超?

  C、完成课后说话练习:“一会儿……一会儿……”

  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常常可以说明速度快,做的事儿多。D、再读句子。

  (3)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感受到戴嵩的高超画技呢?

  “著名”、“一挂出来就……”“没有不……”“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此时此刻,你想对戴嵩说点什么?

  (4)所以,当《斗牛图》一画成,人们纷纷称赞。

  A、读读三四自然段:作者写了哪些人夸赞这幅画?

  B、选一个人的话反复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这个人要表达的感情?

  C、抽读——评价——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练读。

  (抓“赞扬”“称赞”,突出商人、教书先生的不同身份)

  D、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赞扬?这么多人都在称赞,用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概括?(称赞——赞扬——纷纷夸赞)给自己选个角色,“纷纷夸赞”一下吧!

  (5)在此起彼伏的夸赞声中,突然响起了一个“炸雷”般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

  A、自读第五自然段。

  B、这段话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戴嵩:谦虚、和气 牧童:勇敢、细心

  C、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的人物的这些特点的?

  D、选择一个人的语言,试读:能不能读出他说话时的语气来?

  练读:牧童——“炸雷”:声音洪亮、刺耳、理直气壮;

  戴嵩——和蔼、惭愧。

  练读程序: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练读

  (6)课件出示牧童的第二段话:(以句为单位出现)

  A、牧童说了几句话?标出句序:1、2、3、4

  B、他是怎样一层一层把意思说清楚,让大家口服心服的?

  画错了——为什么——指出错处——反问

  C、你能不能改变这些句子顺序,但要让自己的意思跟牧童的意思一样。

  可能有:4——2——3——1

  1——4——2——3

  2——3——4——1

  2——3——1——4

  3——2——4——1

  ……

  D、小结:从前面的句子练习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把它说得清清楚楚。多有意思呀,这就是语文!语言和文字!

  (7)表演读2——6段。

  3、回首拓展,升华主题。

  (1)再出示戴嵩《斗牛图》:听了牧童的话,戴嵩从此认真观察,苦练绘画本领,终于成了画牛大师。看,他画的牛多形象啊!也许,他的成功还得感谢牧童呢?替戴嵩向牧童说几句话。

  (2)向戴嵩说几句心里话。

  (3)课文学完了,我才发现,把“牧童”二字写得小是不对的,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老师应该把“牧童”二字写得跟“画家”一样高大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或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 画 家 和 牧 童

  画技高超 观察仔细

  谦虚 大胆直言

  了不起!

点击展开,剩余50%未阅读

相关文章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事物,它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讲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
教学资料2019-01-03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统计》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教学资料2018-08-04
《统计》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XX人。通过一年多的新教材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能有一...
教学资料2011-04-05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精选3篇)

二年级《一分钟》的教学反思(推荐3篇)

今天教学《一分钟》这一课。上课时,我掏出一块手表扬了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节课有多长吗?”孩子们齐声回答“40分钟。”“那一分钟有多长呢?”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回答。我说“这样吧,你们...
教学资料2018-04-08
二年级《一分钟》的教学反思(推荐3篇)

《敬畏自然》课堂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把七至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
教学资料2019-09-09
《敬畏自然》课堂教学反思

数学十月反思【推荐4篇】

数学十月反思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我设计的本节课的各个环节是:1先动手折纸(把一张纸连续对折20次,算算他的高度相当于多少层楼的高度),得出疑惑,解决疑惑,得出规律和算式,引出课题;2学习基本概念...
教学资料2011-05-03
数学十月反思【推荐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