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优质6篇】
黄鹂 篇一
黄鹂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常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它们是一种多才多艺的鸟类,不仅会模仿各种声音,还具有出色的歌唱技巧,因此被誉为“林中歌手”。
黄鹂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鸣禽,身体呈黄色,头部和背部有黑色斑纹,尾巴呈蓝色。它们主要栖息于林间或灌丛中,以昆虫为食。黄鹂的叫声非常独特,有着清脆悦耳的音调,常常吸引人们的注意。它们不仅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还能模仿汽车、手机等各种声音,因此被称为“天籁之声”。
黄鹂在繁殖期间会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筑巢,雌鸟会在巢内产下几枚蛋,并负责孵化和照顾幼鸟。而雄鸟则负责觅食和保卫领地,确保家庭的安全。黄鹂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当气温逐渐升高时,它们的叫声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黄鹂是一种喜欢独处的鸟类,但在繁殖期间会选择合适的伴侣共同照顾后代。它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活力和美好。黄鹂的叫声常常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黄鹂 篇二
黄鹂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鸟类,它们的歌声常常成为大自然的交响乐。在林间徜徉时,偶尔能听到黄鹂清脆悦耳的叫声,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乐曲在耳边盘旋。
黄鹂是一种喜欢独处的鸟类,它们在树林中飞翔、觅食,却很少与其他鸟类为伍。黄鹂的身体呈黄色,头部和背部有黑色斑纹,尾巴呈蓝色,整体给人一种活泼明快的感觉。它们的叫声清脆动听,如同一首悦耳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
黄鹂在繁殖期间会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筑巢,雌鸟会在巢内产下几枚蛋,并负责孵化和照顾幼鸟。而雄鸟则负责觅食和保卫领地,确保家庭的安全。黄鹂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当气温逐渐升高时,它们的叫声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黄鹂是一种典雅而又活泼的鸟类,它们的存在让大自然更加美丽多姿。无论是在清晨的树林中,还是在傍晚的田野里,黄鹂的歌声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让我们珍惜每一次与黄鹂相遇的时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黄鹂 篇三
黄鹂是一些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黄鹂科黄鹂属29种鸟类的通称。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雄性成鸟的鸟体、眼先、翼及尾部均有鲜艳分明的亮黄色和黑色分布。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黄鹂也是文学作品中常描写的对象,其中徐志摩的同名诗非常有意蕴。在中国黄鹂也用于人名,其中有土家族出身的`上海中华旅游纪念品总公司工艺美术师、四川大学副教授、安徽大学副研究员等。
目录 外形特征代表物种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黄鹂种类保护等
级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黄鹂科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 飞羽 ,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代表物种 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 。黑枕黄鹂又称 黄莺 ,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 ,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下体具黑褐色纵纹。
分布范围 该科鸟类主要分布于除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东半球热带地区,计有2属29种。中国有1属5种另4亚种。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欧洲唯一的种为金黄鹂(O. oriolus),黄色,眼周及翅黑色,体长24公分(9.5吋),向东分布至中亚及印度。非洲金黄鹂(O. auratus)与之相似。栗色黄鹂(O. traillii)产于亚洲,分布于喜马拉雅至印度支那,体色深红,有光泽。绿黄鹂(O. flavicinctus)产于北澳大利亚,仅以果实为食。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亮刺耳的鸣 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生长繁殖 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在高树的水平枝杈基部筑悬巢,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多以细长植物纤维和草茎编织而成,结构紧密。每窝产卵4—5枚,粉红色具玫瑰色疏斑,卵壳有光泽。由雌鸟孵卵,卵的孵化期13—15天;育雏由两性担任,雏鸟在巢期14—15天;雏鸟离巢后尚需双亲照料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