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3篇)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中,“秒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单位,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认识有时候并不准确,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这引发了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概念往往停留在抽象的时间单位上,而缺乏对于其实际意义的理解。他们知道“秒”是60分之一分钟,但却不清楚在日常生活中“秒”是如何被运用的。因此,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秒”这个时间单位的重要性。比如,在实验课上,我让学生用秒表来测量不同事件所需要的时间,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秒”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秒”的认识得到了加深。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大小和长短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学生认为“秒”很短暂,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秒”很长。这种误解可能源于学生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于“秒”的具体认知。因此,我在课堂上特意安排了一些时间感知的练习,让学生用秒表来衡量不同事件所需的时间,并与自己的感知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明白了“秒”的实际长度和时间流逝的关系,从而纠正了他们的认知误区。

总的来说,“秒的认识”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概念。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秒”这个时间单位的概念,更要让他们明白“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秒”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时间感知能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加注重“秒的认识”这一基础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感知能力。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中,“秒的认识”是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概念,它关乎到学生对于时间的认知和感知能力。然而,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认知常常存在一些误解和混淆,这引发了我对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概念往往停留在抽象的时间单位上,而缺乏对于其实际意义的理解。他们知道“秒”是60分之一分钟,但却不清楚在日常生活中“秒”是如何被运用的。因此,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秒”这个时间单位的重要性。比如,在实验课上,我让学生用秒表来测量不同事件所需要的时间,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秒”这个概念的实际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秒”的认识得到了加深。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于“秒”的大小和长短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学生认为“秒”很短暂,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秒”很长。这种误解可能源于学生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于“秒”的具体认知。因此,我在课堂上特意安排了一些时间感知的练习,让学生用秒表来衡量不同事件所需的时间,并与自己的感知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明白了“秒”的实际长度和时间流逝的关系,从而纠正了他们的认知误区。

总的来说,“秒的认识”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概念。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秒”这个时间单位的概念,更要让他们明白“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秒”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时间感知能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加注重“秒的认识”这一基础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感知能力。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三

郭家堡乡中心校潇河湾小学 朱振叶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理解其可度量的属性,掌握其单位系统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

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对标准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是培养时间观念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感知。例如,对“1秒有多长”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并尝试感知。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秒针转动的节奏来校正自己对1秒长短的感知,可以跟随秒针转动的节奏拍手、跺脚或敲击桌子,以形成准确地1秒的长短的观念。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二、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一些没有生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

三、做好充分的'教、学具的准备。

既然认识“秒”,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带有秒针的钟面,显示到秒的电子表、以及用来计时的秒表,并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向学生介绍。课堂上知道学生认读带有秒的电子表,可以进一步认识用时、分、秒三个单位表示的时间或时刻并体会如何用秒表计时。在教学中,在认识时间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测量。让学生明确秒表是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的;钟面和电子表主要是用来表示时刻的,如果用来记录时间的长短,需要人工记录开始和结束时刻再计算出时间的长度。

相关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教学...
教学资料2014-02-0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精选6篇】

《我和我的祖国》教学反思【实用3篇】

我和我的祖国》教学反思 1. 这首歌曲的歌词特别美,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从歌词入手,初步感受——讨论——再次感受——朗读,是学生为歌词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然后顺...
教学资料2017-08-01
《我和我的祖国》教学反思【实用3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3篇)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设计者樊友琳) 设计简说 《归园田居》(其三)分别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与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三首。作者以...
教学资料2019-03-08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优秀3篇)

九年级数学课投影和三视图的教学反思【通用3篇】

这一周主要学习的是投影和三视图。其中,三视图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投影和三视图的概念,较熟练地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能够由这些三视图的画法想出相应几何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力是本...
教学资料2016-02-09
九年级数学课投影和三视图的教学反思【通用3篇】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实用3篇)

皮亚杰曾说过:“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最后都呈现为纳入已有的知识模式,并对已有的知识模式进行调整。”本节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的2-6的乘法口诀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强的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让学生挖掘新旧知...
教学资料2014-05-03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实用3篇)

《雷雨》语文教学设计【通用3篇】

教学目标:了解曹禺的有关情况,了解《雷雨》在现代话剧史是的重要地位。熟悉节选部分剧情,理解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分析周朴园的思想性格,理解其思想的双重性。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学生朗诵和讨论。教...
教学资料2014-01-06
《雷雨》语文教学设计【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