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最新4篇】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篇一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意义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是指学校内部建立的一套教研活动组织管理规范,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校本教研制度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育培训和研修,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可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研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教研评价体系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对教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这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的重要任务,而校本教研制度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可以组织教师探索和研究教学问题,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同时,校本教研制度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研平台和机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篇二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中,涉及到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等方面。
首先,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需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可以设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教研组织的职责和权限。教研组织可以由教务处或教研处负责,负责统筹和协调教研工作的开展。教研组织可以制定教研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并进行教研成果的评价和总结。此外,教研组织还可以建立教研活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教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需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研讨会、讲座等方式,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和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记录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和专业发展档案,了解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提升。
最后,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学校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和指导。评估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学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和激励,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该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健全的运行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研平台和机会,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篇三
1、建立专家引领的合作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为校本教研导向并提供可靠的专业与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划、部署,对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具体督促、导向,对教师教研工作进行评估与指导。
3、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教研听证会,把校本教研的项目、活动方式、预期成果在校内公开。
4、坚持“一期一评估”,由教科室组织实施。
5、制定校本教研评价量化方案,做到评价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相结合,评价与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提高三者相结合。
6、学校每学年在公用经费中提取15%作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并由学校工会、教代会监督实施。
7、将校本教研的绩效纳入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选模、晋级、评职考核、骨干教师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篇四
为了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以校本教研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日照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而开展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通过群众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自我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老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与政策,进行专业研修,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展开课题研究,对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等进行反思与研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
1、建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相关校本教研实施小组,形成以校长、教科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共同参与的教研网络。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并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责任;业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实施者,要担负起协调管理与过程指导的任务;中层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专题教研和学科教研的主要组织者,要对学科的校本研究具体负责;教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3、完善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备课、反思教学、教师互助、相关检查等管理制度,并把校本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
1、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按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要实现教后反思常态化,每学期至少写出一定深度的教后反思1篇。
2、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好教师教学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搞好分层培训;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理念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等教育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会、研讨会、观摩会。
3、传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骨干教师要与本学科教师形成广泛对话、合作与互助关系,每学期上教学示范课不少于1节,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讲座。
4、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作用,避免用一个人的思想替代众人的思想。集体备课要重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确定、学点排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手段选用、练习与评价题目的选编等,倡导老师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备课与教学。
5、听评课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听评课活动,要将听课活动与专题研究、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教、评、研、训的统一。要坚持全员性和经常性,每位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青年教师不少于20次,教研主任不少于20次,其他老师不少于15次。
6、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理论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全员参与的学校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积极争取专家的学术引领,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要通过组建学科、年级或校际教研协作体系,加强教师间、学科间、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实现区域性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共享。
7、“小课题”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要结合实际每学年确定至少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8、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要定期开展以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材统研为重点的校际间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和领导,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把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
2、教科研室、教务处要调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担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指导,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主任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保证他们能尽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