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猴(优选4篇)
短尾猴 篇一
短尾猴是一种生活在亚洲热带雨林中的猴子,它们以其短而粗的尾巴而得名。短尾猴的身体大约有30厘米长,尾巴则只有10厘米长。它们的体毛呈灰色或黄褐色,背部和头部的颜色较浅,腹部则较深。短尾猴的面部特征非常独特,它们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以及一张扁平的面部。
短尾猴是一种高度社交的猴子,它们通常生活在一个由10至30只猴子组成的小群体中。这些群体由一个领导猴子来领导,领导猴子通常是一只成年雄性猴子。短尾猴之间的社交关系非常复杂,它们通过各种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进行沟通。它们还会互相梳理身体来维持社交关系,并通过拥抱和亲吻来表达亲密感情。
短尾猴主要以植物为食,它们的食谱包括水果、叶子、花朵和树皮。它们会用它们敏捷的手脚来摘取食物,然后坐在树上慢慢品尝。短尾猴还具有很高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在干旱季节,它们会专门寻找含水量较高的食物。
短尾猴是一种非常灵活和敏捷的猴子,它们可以跳跃和爬树来逃避天敌。它们还具有良好的视觉和听觉,可以迅速发现周围的危险。然而,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猎,短尾猴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目前,短尾猴被列为濒危物种,亟需保护。
保护短尾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包括雨林和森林地区。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非法捕猎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此外,教育公众对短尾猴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确保短尾猴及其栖息地的长期存续。
短尾猴 篇二
短尾猴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猴子,它们的尾巴虽然短小,但却有着重要的功能。短尾猴的尾巴可以帮助它们在树木间跳跃和平衡。当短尾猴跳跃时,它们会用尾巴来保持平衡,并在需要时用尾巴来抓住树枝。此外,短尾猴的尾巴还可以用来作为信号的传达工具。当短尾猴感到恐惧或警惕时,它们会把尾巴竖起来,向其他猴子发出警告信号。
短尾猴是一种非常聪明和善于学习的猴子。它们可以通过模仿其他猴子的行为来学习新技能。例如,当一只短尾猴看到其他猴子用工具来获取食物时,它们也会尝试使用类似的方法来获取食物。这种学习行为在短尾猴社会中非常常见,它们通过相互观察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短尾猴也是一种非常好奇的猴子,它们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它们会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同时观察和嗅探周围的事物。短尾猴还非常喜欢玩耍,它们会在树上追逐和嬉戏,展示自己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然而,短尾猴也面临着许多威胁。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猎是最大的威胁之一。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短尾猴的栖息地变得越来越有限。同时,非法捕猎者也在猎杀短尾猴以获取它们的肉和皮毛。这些威胁导致短尾猴的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短尾猴,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包括保护和恢复森林和雨林。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非法捕猎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此外,教育公众对短尾猴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确保短尾猴及其栖息地的长期存续。
短尾猴 篇三
短尾猴 篇四
短尾猴,短尾猴体型比猕猴大,体长50~56厘米。幼体颜面肉红色,成
体鲜红色,老年紫红色。耳较小,尾短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两侧披开。短尾猴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短尾猴分布在西南及广东、广西,以胎生方式繁殖。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
目录 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情况地理分布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短尾猴体型比猕猴大,体形浑圆、憨实,四肢粗壮,雄兽的体长为70~82厘米,体重8~16千克;雌兽的体长为50~58厘米,5~11千克。前额部分裸露无毛,几乎全部秃顶,呈灰黑色,颊部的毛也较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的毛稀疏而且颜色较浅,肩部、颈部和背部的毛较为粗糙。胼胝的周围也是裸露无毛。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断尾猴”之称。 短尾猴的成体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色。耳较小,尾短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两侧披开。短尾猴的长相和藏酋猴十分相似,以至于很多书中都把它们混为一谈,也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但是,它们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例如短尾猴比藏酋猴的体形小,体毛较长而稀疏,为黑褐色或朱古力色,所以在华南地区俗称为“黑猴”或者“泥猴”。另外,短尾猴雄兽的生殖器也与众不同,阴茎扁而长,呈矛状,长度约为40毫米,还会发出会一种难闻的藓臭气味。但是短尾猴与藏酋猴不同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成体的面部均有鲜红色的斑块,有些老年个体还转为紫红色或者黑红色,所以又叫红面短尾猴、红面猴、红脸猴等。额部的毛长而密,两颊也有密毛。 颜面宽阔,身体及四肢粗壮,尾很短,其长度仅6~9cm,一般体重15kg左右,安徽的最重记录为33.5kg。成年猴两颊和颏下的须毛像兜腮胡子,且其唇下的颏须暗褐色而周边棕白色呈层次分明的半月形。成年雄猴颜面近似青灰色,雌猴为暗红肉色,幼年个体不分雌雄均为淡肉色。成年雌猴在交配期外阴涨红。体毛长而密,成年猴毛长8~12cm,其毛色在幼年为淡褐色,以后逐渐变深,至成年为深褐色,但胸腹部及四肢内测较淡,呈淡棕褐色;头顶毛亦长,但不由正中向两边分开。成年猴的眉毛多呈棕黄色,老年猴面部出现白毛,常伸向鼻侧。中国西南一带的短尾猴头顶棕色较重,而产于东部者其头顶褐色显著。
生活习性 短尾猴是体型最大的猴科动物,因较为罕见故常被误传为“野人”。其食物几全为植物。冬季分堆坐在石壁上而夏季又分散在树上睡眠。交配和产仔有明显的季节性,雌性5~6岁、雄性7岁性成熟,雄猴成年后有换群现象。
习性
短尾猴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短尾猴比较畏惧寒冷,昼行性、树栖的动物。除采食和夜宿多在树上外,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寻找昆虫、螃蟹等作为食物。喜欢群居,每个群体的数量为10~30只不等。与中国其他猕猴类比较,地栖性更强,特别在受惊后多沿地面逃窜。短尾猴游荡路线常较固定,在河边、竹林中运动时,常呈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行走或逃跑,可在地上形成猴路。豚尾猴种群一般有50只不等。其食物主要为植物的鲜枝嫩叶、花芽、野果、竹笋、竹叶以及小型动物。 喜群居,每群个体约30~80只不等,成年猴不甚活泼,饱食后常将颊囊中贮存的食物翻回口中慢慢咀嚼,或互相理毛,冬天喜欢依偎在石壁上晒太阳,第1顺位雄猴即猴王有时爬在高树上摇晃枝头。幼猴十分爱动,攀抓树枝互相打闹几无休止,常见4~5只幼猴吊成一串然后再由下而上翻回横枝。夜间坐在石壁上分成几个小堆挤在一起睡眠,幼猴多夹在大堆的中间,猴王和第1顺位雌猴在一起,但猴王和第2、3顺位雄猴常分堆睡眠。夏季(6~8月)分散在几棵相邻的大树上睡眠,以适应炎热的气候。猴群在一处活动几天后,便在巢区内漫游,迁移时成年雌猴在前,成年雄猴压队,仔猴吊在母猴腹下,响声小,速度快,日活动距离为1~2km,夏季最长,秋季居次,春、冬季大致相等,在一处滞留天数为1~5天不等。受气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
栖息地
短尾猴系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特有灵长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中山针阔混交林。栖息高度可从沿海低地至海拔2650米的中山林区。栖息在高山密林的较高海拔林带,如在峨眉山1800~2200米,梵净山1200~2350米,但在黄山为600~1600米(最高峰1860米),主要利用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这两个林带,除此之外,在其栖息地中还需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供猴群喝水和夜间睡眠。栖息林带的植被以山毛榉科植物为主,其果实和叶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特别是果实,在秋季和大部分冬季被广泛食用。 已知短尾猴食用植物约60种,冬季常见采食青冈栎、小叶青冈、柃木、石斑木、连蕊茶、甜槠、马银花、青栲的树叶、树皮和树芽,或拔取藨草(俗名龙须草)嚼食其茎的基部,早春见猴群大口抓食毛山樱花(樱桃花)和薄叶灰木(山桂花)的花。在黄山连续8年的野外研究中,未见短尾猴捕食蛙、小鸟和鸟卵,迄今所知短尾猴几乎全为素食。觅食在全天的活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我们在黄山对一群猴(从1992年11月12日至14日自7点到18点)扫描取样统计,觅食占全天总活动(含休息、各种行为)时间的44.5%,由此可见一斑。
繁殖情况 妊娠期约180余天。每年9~10月份为交配的.旺季,雌兽发情时性皮肤变红,但肿胀的程度甚微。怀孕期大约为6个月,第二年的3~4月份产仔,一般为隔年生育一次,每胎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的面部为肉色,体毛为乳白色,3月龄时首先从背部开始生长出棕色的毛,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但面部则需要在1年以后才开始变为红色。短尾猴的寿命大约为20年左右。 每年7月至翌年2月为交配期,但交配高峰集中在8~11月,怀孕期为6个月,产仔期在1~4月,以4月居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产仔方式为产仔节律型。雌猴性成熟年龄为5~6岁,可连续2~3年产仔,每胎产1仔,7~12岁为雌猴的最佳生育年龄。仔猴在半年后逐渐离开母猴独立活动。雄性个体7岁左右达到性成熟后离开母群而进入邻近群,同时也有外群雄猴单个地迁入本群,有时几只雄猴同时迁入本群,这可能是从外群分群而来。迁入本群的个体其顺位高低决定于体力状况,1991年冬曾见迁入9只,其中1只成年雄猴争当了猴王,但翌年3月又带领4只离群,这种换群现象减少了近亲繁殖,加强了基因交换,对种的生存适应是十分有利的。 短尾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亦能繁殖。雄性性成熟年龄约在4~5岁雌性3~4岁。妊娠期约180余天。每年的8~12月发情交配,第二年的3~7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仔。饲养寿命最长达18年。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及东南部,大致分布在北纬24°05′~35°00′和东经101°10′~120°00′之间,其具体分布范围自四川西部起,北界从大巴山向东南(大别山未见分布)沿长江南岸经黄山到浙江西南山地,南界自大娄山以西向东沿南岭达武夷山并向东延伸,已知断续分布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湖北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部和福建西北部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青海、西藏,以及孟加拉国、缅甸、印度、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四川东部、陕西秦岭以南地区,现存量约10万余头。模式亚种(L.S.Speciosa)产于泰国、缅甸、印度和中国云南等地。